美文网首页有意思的文章
随笔:从吴楚七国之乱看汉景帝

随笔:从吴楚七国之乱看汉景帝

作者: 冷墨潇染 | 来源:发表于2016-04-21 22:41 被阅读149次
七国之乱

作为一个汉朝皇帝,景帝可能远远没有开国的高祖刘邦、北击匈奴的武帝刘彻、以及中兴汉家的光武帝刘秀有名,他没有从草根到皇帝的经历,似乎也没有对抗游牧民族的魄力,他好像很容易被忽略。汉景帝,这个名字往往和汉文帝相联系,以“文景之治”的专有名词出现在历史之中,来讲述汉景帝的无为而治。

长期以来,汉景帝在历史书里仿佛是这样一种形象:为人勤勤恳恳,发展经济,鼓励耕织,北方的匈奴威胁要钱要粮,他把自己的公主们嫁出去和亲,忍辱负重,死后为武帝刘彻留下了大笔遗产,使得汉武帝可以发展它几十年北击匈奴,西通西域的壮举。以武帝开始,汉朝以一个强盛国家的面貌出现,并开始以自己的文化辐射东亚、东南亚各国,开启帝国时代。

勤勤恳恳的汉景帝是我们所认为的那样朴实和忍辱负重吗?从七国之乱中似乎能一窥究竟。大臣晁错建议削藩,以汉初的政治形势来看,这项政治活动的本钱太大,以晁错的削藩手段来看,又太操之过急,似乎这是一项在当时根本无法完成的任务,连晁错的老父听闻此事后也服毒自尽。然而一国之君汉景帝深以为然,并不日下令削藩,早有反意的吴王刘濞率众藩王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口号造反,拉开了汉朝“吴楚七国之乱”的历史大幕。而汉景帝竟然真的信以为真,真以为诛杀晁错就可以使叛军退兵,而且真的就做出了这一步,将晁错腰斩于长安东市。结果也是可以预料的,叛乱藩王嘲笑汉景帝的愚蠢,率叛军继续向长安进发。要不是周亚夫领兵及时平定叛乱,战火就很有可能烧到关中了。

其实,任用晁错,就可以看到汉景帝偏执、急于求成的一面。这和他修养生息,奉行黄老之术的那个形象大相径庭。晁错是韩非子的信徒,法家思想坚定的执行人,他建议汉景帝削藩,加强中央集权,也完全在遵循法家思想。可见景帝任用晁错,也是想做出一番事业的,并不是只想在史书中留下“修生养息、汉匈和亲”的刻板成见,他是想在自己任上做出一番事业的,至少是扩大中央的权力。然而晁错本人性格极为偏执,无论是《史记》还是《汉书》,描述晁错时都用了四个字“峭、直、刻、深”——严厉、刚直、苛刻、心狠。晁错为国深谋远虑,奋不顾身,与周围大臣关系并不融洽,丞相申屠嘉、外戚窦婴、大臣袁盎等都与晁错有隔阂甚至怨仇。可见,晁错性格中的偏执与汉景帝的内心中某一部分隐藏的热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两个性急的人在一起,事情只能会更混乱,更何况其中一个还是皇帝。

晁错的建议是大势所趋,但操之过急。汉景帝以为然,采纳建议,更是急躁。贾谊就曾提出过削藩加强中央集权,汉文帝没有采纳;而晁错提出削藩,汉景帝立即采纳并予以实施,力排众议,无论申屠嘉还是窦婴,都劝他不住。晁错升官,第一件事就是公报私仇,要处死袁盎。袁盎侥幸免罪,日后向景帝建议“按七国所说诛晁错”,可见性急的晁错死于自己性格。七国之乱爆发,晁错建议汉景帝御驾亲征,自己留守京城。关键时刻把皇帝推到前线,自己却躲到京城,惹起朝中一批忠臣的不满,为他人留下了口实。可见,晁错其人治军与治国均不存在过人之处,做不到临危不乱还很极端,汉景帝大力拔擢的官员在最危难的时候却想把自己推到前线,加上周亚夫等平叛大将基本上都跟晁错不和,“牺牲”晁错,叛军就失去了反叛的旗号,这都成为了晁错身死之伏笔。

由此可见,休养生息的汉景帝为人还是很极端的,清平盛世任用“酷吏”晁错就是典型的一例。如果我们再把事情往前推推,在景帝做太子的时候,就因为和吴王太子在围棋上争胜就砸死对方,导致承受丧子之痛的吴王刘濞本有的野心更“师出有名”。七国之乱平,吴王身死,汉家王朝得以延续,然而正是由于汉景帝性格中的两次“极端”——弈棋和启用晁错,导致了七国之乱爆发,文景之治的皇帝,也有那么些叛逆性格和自己的小想法。

相关文章

  • 随笔:从吴楚七国之乱看汉景帝

    作为一个汉朝皇帝,景帝可能远远没有开国的高祖刘邦、北击匈奴的武帝刘彻、以及中兴汉家的光武帝刘秀有名,他没有从草根到...

  • 名将周亚夫之死:性格决定命运!

    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吴楚七国之乱爆发。以吴王刘濞为首的吴、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等七国高举“诛晁...

  • 读书笔记22

    我读了《中华上下5000年》第182页到200页,周亚夫助汉景帝平息吴楚七国之乱。飞将军李广抵抗匈奴,但却未封侯。...

  • 听课笔记

    54. 惊险的“七国之乱” 主讲:姜鹏 “七国之乱”是爆发在汉景帝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所谓七国,是以南方的吴...

  • 平安太子

    汉景帝下一个目标要找的是谁呢?这个人就是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立了大功的周亚夫,周亚夫是太尉周勃之子,但并不是长...

  • 周亚夫从丞相名将到废黜免官,只因做了这3件事

    周亚夫何许人也?是开国功臣周勃的儿子,更是平定吴楚七国之乱的最大功臣。在汉文帝,汉景帝两朝声名赫赫,也是汉文帝的托...

  • 《周亚夫治军严明》读后感

    汉朝初年,汉景帝时期,引发了著名的七国之乱。在这次的七国之乱中,最大的功臣则是周亚夫了,而《周亚夫治军严...

  • 浅析晁错死因:文景两朝重用文官智囊,武将功勋逼宫晁错惨被腰斩

    汉景帝二年(前155年),汉景帝的宠臣晁错上疏《削藩策》,汉景帝最终决定削藩,结果却因此引发“七国之乱”,后在袁盎...

  • 人微言不轻

    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汉景帝依据功过对各个诸侯国进行赏罚。 当时的济北王因为牵涉吴王刘...

  • 汉景帝故事(一)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 “文景之治”前后近40年,使西汉的国力发展到空前强盛,这大概和当时的两位皇帝——文帝和景帝——主要在位时...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随笔:从吴楚七国之乱看汉景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ot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