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微言不轻

作者: 93bd497780ed | 来源:发表于2018-12-26 07:37 被阅读150次

        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汉景帝依据功过对各个诸侯国进行赏罚。

        当时的济北王因为牵涉吴王刘濞的谋反中,感到罪责难逃、自身难保,因此准备自杀,以求能保全他的家人。这时齐国有一个教公孙玃的人主动挺身而出,劝解济北王先不要自杀,让他去劝说梁孝王,让梁孝王上书朝廷赦免济北王一家。他说:“说而不用,死未晚也。”就这样公孙玃就去求见梁王,陈述了济北王不能获罪的主要理由。

         当初济北王答应与吴王联合行动,完全是出于形势所迫。因为济北国东邻强大的齐国,南接吴国与越国,北面受到燕国和赵国的威胁,四面受敌,自身难保,所以答应吴王也只是权宜之计,从大局出发。如果济北王不答应,那么吴王就可以先攻占济北国,这样整个崤山以东的齐、燕等诸侯国联盟就会连成一片。只有济北王在夹缝中奋力支撑,没有归降吴王,吴王也才会失败的那么快,这里面也有济北王的功劳。如果这样济北王还要受罚,那么那些恪尽职守的诸侯国都会因此产生疑虑,对于国家的稳定很不利。

          这段言说是入理的,他劝说梁孝王向朝廷上书此事还是入情的。他说当时只有梁孝王能直接上书太后和皇上。因为一是梁孝王使太后宠爱的小儿子,皇上的弟弟,二是因为他在“七国之乱”平叛中立下了大功。而且公孙玃认为上书这件事能保全济北国,稳定天下民心,天下所有的人都会对梁孝王感恩戴德的。

          这件事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只是沧海之一粟,公孙玃这个人在历史上的地位低微到没有记录出身、官职,如果不是这件事,或许没有谁会知道公孙玃这个人。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小民,一番入情入理的劝说,不但救了一个诸侯国,也缓解了当时“七国之乱”后各诸侯国与中央集权的紧张关系,为动荡后的整个社会快速趋于平静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俗话说:“人微则言轻。”但公孙玃做为一个小人物其话语的分量却重到了拯救一个诸侯国,安定国家与天下,真可谓“人微言不轻”。

相关文章

  • 人微言不轻

    汉景帝时的“七国之乱”被平定之后,汉景帝依据功过对各个诸侯国进行赏罚。 当时的济北王因为牵涉吴王刘...

  • 【子易好书推荐】曾国藩家书之七

    “不轻进人,即异日不轻退人之本; 不妄亲人,即异日不妄疏人之本。” 译文:不轻易提拔人,是为今后不轻易黜退人做准备...

  • 人贫不语,水平不流。人微言轻。每日一句3.17

    人贫不语,水平不流。人微言轻

  • 荣誉证书的厮杀

    虽然我不是班主任,市县级优秀班主任的评选轧瞎眼 一个默默无闻的旁观者也觉得非常寒心。真是人微言轻,人微言轻,人微言...

  • 2018-04-03

    诺不轻信,则人不负我;诺不轻言,则我不负人

  • 你是轻易许下诺言的人吗?

    诺,不轻许,故,人不负我 言,不轻信,故,我不负人

  • 关于诺言

    诺不轻信,则人不负我; 诺不轻许,则我不负人。

  • 【微言——类人孩】

    类人猿到人是物种演化的话题,类人孩到人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话题。 过去很长的时间里,汉语在艰难复杂的环境下不断的发展和...

  • 无题小诗

    细雨微言 静默庭院 丝丝微言拨动谁的心弦 是少年人对未来不着边际的期盼 恐惧、向往的期盼 是中年人对平庸无力反抗的...

  • 片刻20151101

    [cp]诺不轻信,则人不负我;诺不轻许,则我不负人。[/cp]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微言不轻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ifz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