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救武臣

作者: 何昊旗 | 来源:发表于2017-05-27 06:59 被阅读24次

一、武臣被拘

自从武臣的手下韩广自立为燕王后,武臣越来越不满,想要将这个逆贼千刀万剐,以解心头之恨。于是他亲自率领陈余、张耳等人,驻扎在燕赵边界。

早有探子回报给燕王韩广,说武臣率领军马驻扎在两国交界处,是准备要攻打我国。韩广得悉后马上派人严加防范,增兵防守。张耳、陈余知道这个消息后,劝赵王南归,日后再图。偏偏这个赵王是个倔性子,就是不听劝告,一定要取下燕国。张耳、陈余毕竟是臣子,这时候臣子的地位已经是越来越低了,完全不能与殷周时代对比,他们只能任凭武臣闹性子,随他驻扎在边境地方。

他们几个人不是驻扎在一起,而是分开营帐的。有一日,武臣突发奇想,不知道为什么想要乔装进入燕国地方,他嫌弃这两个文人太过迂腐,必定会阻挠自己,于是就带着几个亲信,换上了常服,偷偷地潜入燕国。

自从韩广下令后,燕国早就在边境加强了防范,武臣虽然扮成了平民的样子,但说到底,他根本就没有和谋士好好商量过。如此贸然前往,又怎么能够成功呢?燕人日夜巡逻,发现了武臣他们这几个行踪诡异的人,于是将他们拦截下来,盘问个究竟。他们事先也没有想到被人捉到了会怎么样,自然都支支吾吾的。而燕境当中,还有些是韩广的亲信,当然认得武臣的样子。一看到他,马上大叫:“这就是武臣!赵王武臣在此!”众人听着,自然都想邀功,全部人都扑了过去,将这武臣五花大绑,还在脖子上套上一个铁链,好比牵着宠物狗一样把武臣带走。

二、设法营救

武臣带出去的亲信里面,大多数都被捉到了,但总有几个漏网之鱼,估计是燕国特意放掉地,让他们逃回去告诉张耳、陈余。二人一听,自然是十分惊慌。主上被捉住,军心必然不安,哪怕此时韩广不来侵犯,但还有其他的敌人比如秦国想要攻打我们,那处境就十分危险了。

他们商议一番后,派遣了一个能言善辩之人,前往燕国,说是愿意奉上金银珠宝,来赎回我家赵王。后来去使回报,说这燕王实在是贪得无厌,要我们把赵国一半的土地都割让给他们,才肯放回我王。张耳说:“我国土地,本来就不多,要是把土地再割去一半给他们,那真的是国不成国了。这件事怎么可以应许!”陈余也说:“这韩广本来就是我们赵国的臣子,即便他不念及旧情,也应该想到我们把他的家眷一一送还,现在怎么可以如此地忘恩负义呢?现在不如修书一封,指责他的这种见利忘义,让他好生羞愧,如果万不得已,还可以割让一两座城池给他,只要他能把我王释放归来,而又不至于把整个赵国葬送给燕国,那就算了,都接受吧。”张耳想了又想,觉得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对策了,只好听了陈余的建议,写了一封书信,让使者带去给赵王。

哪知道等了又等,还是等不到这个使者回来,再派人前往,也还是没有消息。直至后来逃回来一个使者,才知道原来之前派去的使者全部被燕王杀了。张耳、陈余听后,自然是勃然大怒,恨不得带着兵马,杀入燕营,将这个韩广碎尸万段。只是考虑到赵王还在他们手中,如果一开战,武臣性命难保,只好忍气吞声,再作打算。

三、厮卒说燕

正当这二人苦思对策的时候,赵营里面有个厮卒,听闻赵王被俘后,没经过张耳、陈余同意,独自一人前往燕营。

他毕竟只是火夫,寂寂无名,燕兵当中也没有人认识他。燕兵发现他后,想要把他拘留,但是他却说:“我有要事和你们将军说,休得无礼。”燕兵不知道他的来历,不敢将他捆绑起来,带他前往将军营中。这人见到将军后,作了一个长揖,开口就问对方:“将军知道我为何而来吗?”燕将不认识他,遂反问他:“你是何人?”厮卒毫不避讳地答:“我是赵人。”燕将说:“你是赵人,那肯定是为了你们赵王武臣来的,想做说客,把你们赵王带走是吧。”厮卒却说:“将军知道张耳、陈余二人吗?”燕将说:“这二人还是有点贤名的,但是到了现在肯定也是束手无策了。”厮卒道:“将军可知道他们二人地志向?”燕将说:“也不过是想把赵王请回去而已。”厮卒听后,竟大笑起来。燕将看他如此无礼,怒说:“有什么好笑的?”厮卒说:“我笑将军未懂得实情。我想张耳、陈余二人,与武臣一道被楚王派遣前往赵地,得了数十座城池。只是因为初得赵地,不宜相争,而武臣年纪最长,只好把他推选为赵王,以定人心。现在赵地已经平定,这二人正想要平分赵地,只是这武臣一直在这里,不好除去。现在你们把他捉住了,岂不是中了这二人的下怀?表面上他们不停地派人请求燕王释放赵王,实际上他们恨不得你们下手把赵王杀了,他们就可以趁机当王了,然后接口说要给赵王报仇,到时候人心尽得,何战不克?将军如果还不醒悟,燕国就要被赵国灭了!”

燕将听了,倒吸一口气,想不到这二人如此狡猾,等到厮卒说完,便说:“还是释放赵王为妙。”厮卒却不奉承他,只是装作毫无所谓,淡淡地说:“放与不放,都在于你们燕国,臣岂敢多口。只是为了燕国着想,还是放了赵王好,一来可以打破张耳、陈余二人的诡计,二来又可以让赵王感激将军,就算这张耳、陈余要使上什么诡计,有赵王在当中牵制住,还有什么机会能图燕?”燕将于是进见韩广,韩广也竟然信以为真,放出赵王,以礼相待,并且给车一乘,让厮卒带着赵王返回。

张耳、陈余两个谋士苦思冥想,竟然还不如厮卒一张利嘴。这可能也正是人越急的时候,就越失方寸,越想不出办法吧。

相关文章

  • 营救武臣

    一、武臣被拘 自从武臣的手下韩广自立为燕王后,武臣越来越不满,想要将这个逆贼千刀万剐,以解心头之恨。于是他亲自率领...

  • 说服有术:这个火夫的一番话救了赵王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9年9月,武臣来到燕国边境,结果被燕国军队俘虏了。武臣是谁?燕军为何俘虏武臣?后来又为何释放...

  • 武臣称王

    “武臣”二字,在这里可不是指武官,而是一个人名(虽然他也是武官),这个人的名字就叫武臣。 一、生隙 武臣是秦朝末年...

  • 大泽乡之谜7 武臣

    武臣为陈人,其后自立为赵王。 武臣乃陈涉信任知心之人: 陈王以故所善陈人武臣为将军,邵骚为护军,以张耳、陈馀为左右...

  • 狄青之死,实为两宋武臣悲剧的缩影

    两宋推崇文臣治国,对武臣是用之、防之、弃之,在如此“重文轻武”的时代,那些功勋卓著的武臣就不可避免的成为众矢之的。...

  • 第299篇 武臣

    【读史日历】(第299篇 武臣) 武臣,陈(今河南淮阳)人,秦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陈王陈胜部将、后自立为赵王。秦末,...

  • 我的世界之武兽时代 第三十六章 营救行动(上)

    【少儿穿越奇幻小小说】 我的世界之武兽时代 作者:果子先生 第三十六章 营救行动(上) 武文看到警察后立刻向后跳去...

  • 《燕丹子》传 四 太子得书

    原文:太子得书,不说,召鞠武而问之。武曰:“臣以为太子行臣言,则易水之北,永无秦忧,四邻诸侯必有求我者矣。...

  • 固若金汤

    秦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派部下武臣进攻赵地。自武臣率兵往北攻打赵地以后,一路披荆斩棘,所到之处,豪杰纷纷响应,...

  • 固若金汤

    秦朝末期,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派部下武臣进攻赵地。自武臣率兵往北攻打赵地以后,一路披荆斩棘,所到之处,豪杰纷纷响应,...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营救武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opff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