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放假睡的晚一些,儿子嚷着依然要讲故事……
“好的呀,找一本来!”(我揣摩即使是不同意讲故事,“命令”他去睡,大概也是不得行的了……)
儿子拿来一本《经典神话中的怪物》,我一看觉得有点猛呀!儿子坚持说就讲这一个,我上张图看看:

这不,一来就是这只“鸡头蛇怪”!
这个还好一点,小朋友们是不是会想到卡梅利多里的那只“鸡头蛇怪”了吧还记得它是怎么被打败的吧(戴着墨镜的小鸡大声的唱起“喔~喔~~喔~~~)机智小鸡用墨镜破坏了它的“死亡凝视”!
这个怪物是一枚小公鸡下的蛋被一只癞蛤蟆孵化出来的……
它最拿手的就是“致命凝视”,孵出它的癞蛤蟆就是它的第一个牺牲品……
也许这是早期关于眼镜蛇的记载,这种印度蛇含有剧毒……猫鼬是它的天敌哦……(幸好可以制衡)
这个讲的还不错,可是接下来几个就厉害了:



等讲了预计的五个后,放下书躺下去准备睡觉……
这时,儿子给我说:妈妈,你陪我一下,我不敢睡……
“怎么啦,宝贝!”
“我怕怪物!我睡着了也怕做梦……”
“那你会遇到什么样的怪物呢?我好好奇呀!”
(此时此刻好想冲口而出:给你说不要看这个不要看这个,你不信,又不好好睡觉……或者是不是会说:怕什么嘛,又不是真的,不要怕,睡觉睡觉都这么晚了,不要瞎折腾……亲爱的朋友们,有没有中招呀)
“我怕遇到三头大怪,一直都不睡觉,然后来追我……”
“如果它来追你,你怎么办呢?”
“我就跑呀,坐上火箭跑,它追呀追,我就跑到太空去了!”
我:“那它没有坐火箭会不会跑到太空呢?”
儿子:“也许不能吧!”
我:“为什么不能呢?”
儿子:“大地妈妈要拉它!”
我:“啊,这样啊,那就恭喜你逃脱了!”
儿子:“我还梦到怪物给我打架,妈妈!”
我:“这又是一个什么怪物呢?”
儿子:“它有很多只手,可以四面八方抓住东西……”
我:“那我们可以想什么办法呢?”
儿子:“我就给他打呀打!”
我:“可不可以拿你的闪耀利刃打它,你把那个亮光给它闪着 晃昏它……”

“妈妈,特利迦闪耀永恒形态三重之力融合一体之后特别厉害……”
我:“那我们是不是可以战胜它?”
儿子:“怪物手还是那么多呀?”
我:“那我们可以怎么办?”
儿子:“我转得快一点!”
我:“妈妈可以跳进你的梦帮你吗?如果你需要的话,爸爸可以来不……”
儿子:“妈妈,谢谢你!”
我:“这会儿好一点没有?”
儿子:“好一点了!”
我:“明天放假,我们下午阅读的时候就读这本书,晚上读漫画书,好吗?”
儿子:“好的,妈妈!”
我:“只要你需要,爸爸妈妈一直都在!来妈妈抱抱你再给你一颗勇气球球!我过会儿来给你关灯……”
儿子把自己盖好,闭上眼睛,一会儿之后睡着了
……
这个场景可能是我们经常都遇到的:小孩说害怕……
作为大人我们怎么处理呢?
第一、确认一下孩子是怕的什么东西。害怕,恐惧是我们大脑对外界做出的一些反应,是一种很正常的人体生理现象。尤其是今天这种睡前的怪物图片,当孩子说出自己的恐惧和害怕时,需要智慧的回应,否则会加剧这种感受;
第二、同理这种害怕的心理,分析一下原因(今天孩子可能是睡觉前看了怪物图片 毕竟才五六岁)。
第三、确认此时孩子需要的东西是什么呢(是不是需要陪伴一会儿)?不要轻易否定这种“怕”的情绪。蒙台梭利说,每个孩子在幼儿阶段或童年,受到过错误的对待和错误的教育,都容易成为他成年后性格上的某种缺陷,并呈现出来;
第四、通过交流,让孩子用语音表现出他怕的东西,把抽象的感受具象化,在这个过程中,说出情绪就能够得到舒缓;
第五、给予孩子最大的安全感,不管什么情况,爸爸妈妈都是孩子的托底,哪怕是与怪物“战斗”的时候!
孩子的恐惧感往往是一种表象,而真正导致孩子害怕的是父母没有及时的响应,并给予孩子想要的安全感和安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