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习经典第121天
修习论语第22讲《不容然后见君子》
子贡跟他的老师讲夫子之道,曲高和寡,所以子贡建议老师,我们之所以不被世间所容,就是因为我们的调调太高了,我们讲的道理太大了。
一般的人凡夫俗子他理解不了,他们想的就是征伐,占地盘,满足自己的私欲,所以老师我们把我们这么高的道理,把我们的格调再往下拉一拉,跟他们保持一个基本的一致,那我们不就在世间可以畅通无阻了吗?
孔子对子贡的回答非常不满意,并严厉的批评了子贡。在孔子的眼里,一个人只要掌握了大道,就如良农和良工一样,做好你手下该做的事情。
因为你只要站在了大道上面,你就不应该为结果而感到担忧,具体结果是好是坏,这跟我们没有关系,你做的所有的事情,都不等于必然有结果,你做的再好,也有人说你不好,你做的再完美,也有人对你提出反对性的意见,所以一人难顺百人心。
既然你站在了大道上,你就安安心心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就好了,我们为什么要自贬身价,去适应世俗社会呢。
但是我们想,有多少人在面对困顿的时候,顺利的时候还好,面对困顿的时候,马上就产生了这种波折,我到底继续做一个老老实实,诚信经营的人,还是向其他不诚信的,向那些世俗的鄙俗的歪门邪道的这种环境所妥协。
此时的时候人会面临一个极端的矛盾,对绝大部分人来讲,我们最后往往是选择了向世俗妥协,他掺假我也掺假,只是我不掺这么多以确保自己良心还多多少少说的过去。
所以从这里我们就看出来什么是圣人,圣人和凡人的区别就在于,当面对困难的时候,尤其正道属于沧桑的时候,你是不是还在坚持正道,你还是放弃了正道进入了邪道,这是圣人和凡夫最大的区别之一。
感恩老师开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