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手投足皆是“教”

作者: 笑之瑳 | 来源:发表于2022-04-02 22:54 被阅读0次

读《论语》感悟(163)

原文: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书中译文:师冕来见孔子,走到台阶边,孔子说:“这儿是台阶。”走到坐席边,孔子说:“这是坐席。”大家都坐下后,孔子告诉他说:“某人在这里,某人在这里。”师冕告辞后,子张问道:“这是和盲人乐师言谈的方式吗?”孔子说:“是的,这本来就是帮助盲人乐师的方式。”

我的感悟:

孔子周游列国十三年多,六十八岁那年,被弟子冉有接回鲁国安度晚年。

“师冕见”,当年的好友,鲁国一个叫冕的著名盲人音乐家来拜访孔子。师:大乐师。

孔子也是个音乐家、音乐制作人,还专门教授学生音乐,当年也经常和音乐家冕一起探讨乐曲。

在春秋时代,乐官大多是盲人。因为盲人眼睛看不见,但耳朵特别的聪慧,对音乐的感知最敏锐,所以才有后来的“听风者”。

不然咋会有那句话:上天给他关起一道门,必然给他打开一扇窗。

孔子听说好友来访,立即迎出大门,紧紧握住大师冕的手,好一番感慨。然后,又拉着大师回府内,到了台阶前,孔子提醒:小心,有台阶。

两人轻声细语说笑着来到了客厅,走到座位旁,又告诉大师:这里是席子,您请坐。同时,吩咐弟子们都过来拜见。

子贡、子路、颜渊、子张、子夏等依次来拜见大师,然后入座。孔子逐一介绍:左手边的是端木赐(子贡),右手边的是由(子路),正给您倒水的是三好学生回儿(颜渊)……

大师冕虽然看不见,但听声音很快记住了室内所有的人。他和大家侃侃而谈,有说有笑,气氛轻松愉快。

好友来访,必须一块吃顿饭。丰盛而不奢靡的饭菜摆上,孔子热情招待,温言软语介绍菜品,和大师一起慢慢品尝美味佳肴,相谈甚欢。

饭后,大师冕辞别回府。孔子仍拉着他的手送出大门外,又安排弟子护送大师到家中。

大师冕离开后,好学的小辈学生子张过来问孔子:老师,您刚才的举手投足,照顾得无微不至,展现的就是与盲人乐师交往的道吗?

孔子答:对对,乐师们虽然看不见,一样要礼待他们,不必一惊一乍。温良谦恭,就是帮助乐师们的方法。

看到了吧,孔子教学生,不仅在意言传,更注重身教。他对盲人温温其恭,体贴入微,让我们见识了一个真正的文质彬彬的君子形象。

孔子对人尊重、亲切,不做作、不夸张,让对方感到自然、温暖,如沐春风。

前面,孔子和卫灵公在一起,话不投机,并不硬杠,说软话,办硬事。如今和盲人老朋友见面,更展现了他发自内心的尊重。

《论语》“卫灵公篇”最后一章,孔子用行动告诉我们,与人交往,尊重是前提,礼貌是名片,更要注意细节。

相关文章

  • 举手投足皆是“教”

    读《论语》感悟(163) 原文: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

  • 心之所在

    大地山河莫非昆仑 举手投足皆是仙院

  • 广结善缘

    佛法须在平常寻 一花一叶亦是情 举手投足皆是道 何曾离开平常心 ​​​

  • 论樊胜美的“老二心态”!

    《欢乐颂》五美争奇斗艳,樊胜美不是最漂亮的,但绝对是最有女人味的,眉眼间皆是风情,举手投足间透露着妩媚,外表迷人,...

  • 风乍起

    坊间传闻,中原地带有一山脉,山间终年香气萦绕,时有娉婷女子出没,着一袭紫衣,举手投足间皆是顾盼生辉,但却无人真正觅...

  • 教研评课出现新气象

    今天听了一节新教师的过关课。她上的内容是《举手投足皆是“辣”---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这是《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一...

  • 47/70小控班069优雅从哪里来?

    今天有幸请来周凌霞女士为蓝树企业员工做教师礼仪培训 言行举止,举手投足间皆是优雅 这才发现想要变得优雅,其中学问可...

  • 无题

    翩翩公子,温润如玉 初见惊艳,再见依然 举手投足,一颦一笑,皆是风情 淅沥沥的雨声,是城市的背景音乐 万家灯火,我...

  • 作家之眼(4/365)

    昨天我重新下载了某小书,看到了一个人分享的视频。 视频中的人文质彬彬,气质非凡。他的举手投足之间皆是优雅从容,尽显...

  • 举手投足

    有一段时间,弟子感到活得很痛苦,甚是烦恼。 师父把弟子带到一片空旷地带,问:“你抬头看看,看到了什么?”“天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举手投足皆是“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opxs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