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552039/8349299bf242cd68.jpg)
时间真的好快,眨眼间,这一年就已经旧历年的最后一天了。在中国老百姓心里要过完大年三十才认为是到了新的一年。
城里过年不能放鞭炮,除了看见高挂的大红灯笼有节日气氛外,和平时没啥两样。
记得小时候在乡下老家的大年三十这一天可热闹了,大人们很早就起来忙碌准备一天的美食。孩子们当然是到处去玩,那时候没有现在小朋友可以玩的鞭炮,所以都是看着大人们放。
记得那时大年三十要先敬一下家里的老祖先人,然后才开始吃饭,这顿中午饭慢慢吃一直持续到下午,大人忙活了一年也辛苦了一年,在这个时候得以休息一下,聊聊家常。
那时小,可喜欢过年了,因为过年不仅意味着可以有新衣服新鞋子穿,还有好多好吃的,还可以不做事,更高兴的是还有压岁钱,虽然那时不多。这个钱我们可以自由支配,但我都没用过,都给了父母。
我们小孩子当然喜欢过年了,大人不太愿意过年。好像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大人望找钱,小孩望过年。”大人们喜欢多挣些钱,所以过不过年无所谓。特别是这几年口罩事件以来,什么都不好做,q不好挣。小孩们当然愿意啦,除了刚才说的外,在这几天里还不用做作业。
到了大年三十晚上吃完饭收拾完,家里的大人还有两件事,女主人会去敬一下菩萨,在小年(腊月二十三)那天把灶王菩萨送到天庭去过年,在大年三十这天晚上要把他接回自己家里过,男主人们在凌晨准点不仅要负责放鞭炮还要在堂屋敬菩萨,这一天才算结束。
大年初一这天,在我们老家有t青一说,就是你到别人家的地里去摘点青菜,别人到我们家地里摘点青菜,具体啥意思我也不知道。也许是为了图吉利或吉祥之意吧。
后来到了城里。每年过年时,每年都是在爷爷家过。离过年还有一周时,爷爷和婆婆就商量怎么过?爷爷负责出钱,婆婆负责安排,大姑父负责做饭。一般是在初一这一天聚,因为有爷爷的徒弟学生。姑父会头一天就过来开始忙碌。我们就负责打下手,帮忙理一下菜啊,洗洗碗啊这些。
每年过年时都会有几桌人,那会住医院大院的平房,院子里可热闹了。
后来婆婆去世了,爷爷也没心思去安排,后来就到外面酒店去吃。几年前爷爷去世了,父辈们就轮流坐庄在节前聚会一下,算是团年吧。这几年大家众所周知的原因,就网络拜年,网上聚一下。
城里没有鞭炮。晚饭从弟弟家里出来,因为地处三环外,回来的路上看到有一两个人带着小孩在外面放那种很小的y花。
这一年又过去了。记忆里还是觉得小时的年味特别浓。只是那些都只在记忆存在了。
![](https://img.haomeiwen.com/i4552039/c01ce98bc6369f41.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