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打开新闻热点,蹦出的都是某明星出轨门事件,对于这样一个事件的发展,我总是觉得我们受众了解的层面太过于片面了,因为片面,所以很多观点就会有偏颇。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感慨,跟我前几日陪同一位亿万富翁吃饭期间所领悟到的,在吃饭期间,不知道谁提的话题,就提到了“萨德”事件,富豪A顺势问了其中一个老板B,你对萨德事件怎么看?B老板支支吾吾的说了一些,很显然没有说清楚。
A富豪似乎没有得到满意的答案,有开始追问,你知什么是萨德吗?B说不出来,但总归知道是不好的,A又连续问了我么桌上的几个人,说实话,在他问B的时候,我就立马百度了一下,可还是一知半解。
每个人或多或少都被问到了,也都阐述了一些自己的观点,说这是政治阴谋,这是经济牵制,这是大国怂恿…总之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在充斥其中,我好奇的问A,您怎么看?
A说,我们所知道的都是媒体所播报出来的,要知道这都是从个人角度播报的、有的甚至为了赚取点击量,中国的媒体不像国外媒体,在国外是不许允有新闻发言人的,替自己国家澄清和说话的,很多事情的发生,就是多方报道、让受众离真相越来越近的,国内很多新闻虽引导了大众,但大家却并没深刻思考,抵制或赞成的根本是什么?
片面的知道和参与只会被全面的同化,很多时候是很可悲的,他讲了一个人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明末抗清大将袁崇焕,他因奸人挑拨,崇祯皇帝以为他要造反,对他实行了极度让人发指的刑法,当众凌迟处死,身披渔网让其肌肉显露,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袁崇焕卒年四十七岁。
这个故事讲完后,我内心有一种悲哀,对于这个自媒体横行的年代,人人都可以发表观点和意见,我们有时候却很像那个沾血吃馒头的群众,是非之心慢慢变得模糊,变得越来越轻率。
或许,我们这一代人,对于一个新闻的出现,最好的一种状态就是“不评论”,秉持住自己的是非之心,不随波逐流,更多方面的了解事件的本身,也许对于每一个有良知国人来说,对不了事情的闭嘴,反而是最全面的表达。
你真的知道的够多吗?—END—
我是潇洒姐,潇样儿!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欢迎留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