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全校所有语文老师一起分析前期的素养大赛。
感觉差距大。同一个年级中,最好的和最次的班级有不小的差距,导致三门学科总成绩差距有时近30分。
师有绝活。有些老师是有绝活的,无论一个什么样的班级到他手上,都能让学生的成绩迅速提高。人是不一样的,师亦是不一样的。人有长短,师有优平。
分析能将成绩提高多少?不知道。“每天三件事—读书、写作、上好每一节课。”这来自于好友的分享,亦是我的目标。做一个语文老师,其实事情并不多,非阅读、写作无他。可又好像有很多事情,对学生语文素养的考察,似乎包括很多方面。比如文化自信,比如思维等等。这样说来语文学科好像与散文的特点有点相似,虽有散形,更有不散的神。
对一个语文老师的考量,除了一些数据性的东西,是不是还应该有一些考量的标准呢?数据性的东西似乎过于死板,过于坚硬,有些单一,在对老师的评价中加上孩子和家长的满意度,加上老师的管理艺术,加上老师的理论涵养,似乎那样的评价就全面一些了。现在对老师的满意度测评也有,那是在职称评定,骨干教师评定的时候,那又另当别论了。
希望所有的都越来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