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在中国社会的环境中要面对的是一个生命的层面,生命的层面就包括了人的灵魂,他超越了人现实肉身的利益,这个是今天作为中国大陆的朋友很多朋友其实当真正听到这样问题的时候都很触动,但是又感觉无从下手,所以我们才提到说,一个真正的有信仰的人,一个有生命理念的人他懂的事情的根,懂的文化的根。
在国内疯传的一篇文章叫《大树的理论》,它本来是一个类似心灵鸡汤的内容,就是人要想象一棵大树那样,如果长成的话,需要哪些条件?列出来的内容听起来非常的丰满,但是在我的眼睛里却极端的偏颇和浅薄,他缺失的正是生命的概念,而他强调的是把人作为单一的一个生命层面去理解,而他却经不住推敲的。我怎么看待这个问题,我怎么看待一个人象一棵大树如何走向成功呢?就跟大家分享我个人的看法,人生感悟,大树的成长和大树本身的人象树一样能够走向他成功之路所必经的条件是什么?
我个人看法呢,说心里话这个里面包含着他很欠缺的地方。他讲大树为什么能够成为大树?人们通常讲说大树底下好乘凉,但是谁又能成为大树呢?他提出了一些成为大树的条件,但我个人的眼睛里呢,这篇被称为深度的好文,却有他明确的缺陷。
我先跟大家分享一下,他说成为大树有五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时间,要允许有时间;第二个条件是不能动。这个树当然你动就完了,人挪活树挪死,还有这么一句话;第三个他说要有根基,而他所提到的说法,说人们要不断的学习要充实着自己。这些语言对于我来讲很熟悉,但是当我已经年过半百之后我个人认为里面有相当的欺骗性,有些朋友不一定认可啊。
第四条他说要向上长,他讲没有一棵大树是向旁边长的,长胖不长高,向上长的意思就是说要想成功,要不断的向上,这是在我的眼睛里无神论的一种非常隐晦的一种欺骗的概念,可能有些朋友不一定认可啊,如果树向上长通常如果学过植物的人都会知道,它是寻找阳光,这是没错的。什么样的树他自然有它自然的环境,把树类比成个人自私的那膨胀的概念,占有和成功的概念,我个人觉得是有谬于这天地间人生存的理念的。换个角度讲,这样生活的人会非常痛苦的,有朋友不一定认可。
他说第五个条件就是要有阳光,他解释是说要有一个正确的目标,要为之努力,这样才可能变成现实。听起来都是非常好的,但是在我的眼睛里骗人的,为什么?他说了一棵大树的前一半的条件,他没能力解释怎么样才能做到它的根基?怎么样才能向上长?什么是它的阳光和它不能够动?在人的相生相克的道理当中,有些是可以不动的,有些是需要动的;时间的长短,多长时间叫足矣,多长时间叫合适,多长时间叫积累呢?这不是抬杠,这是对每一个人真实的生活的考验和你能否成功的考验。
我们先跟大家分享所谓时间的概念。他说要想成为一棵大树,第一个条件就是时间,那肯定的,你要给它充分的时间,需要一定岁月来刻画那个年轮,这是指树的,所以他的启示就是要想成功就一定要给自己时间,时间就是体验的积累和延伸。
我个人不太接受他的概念,就是他这样的描绘会激励很多人去努力完成,但是他所欠缺的一点,这世界上七十亿人其实没有两个人是一样的。可能太多的人想成为今天美国总统,所以你看美国总统竞争的时候那是相当惨烈的。也有太多的人在中国社会当中想成为领导者,因为拥有权力就拥有一切,但是在中国的环境当中权力的竞争,他就不一定是时间的积累就可以达到获得权力的,这是肯定的。
这个时间还取决到对于每一个人而言,他的背景不同,他的选择不同,他的方向不同,换句话说人要懂的天地人合一的话,每一个人真正去发现发觉自己的使命的来源,而不是被自己贪婪的一面去奋争、去占有的时候,你会发觉时间在你身上的概念是迥然不同的。米开朗基罗他不需要太长的时间,他就可以达到在今天很多人一生都无法达到的他的成就。我问你时间真的那么重要吗?这就是我的看法。
一定的时间成为大树,这是仅仅站在人,站在无神论的角度来讲,站在一种自我膨胀的角度来讲的解释,他并没有把一个个体的人当作一个生命与这苍天与大地合为一体,再有一种使命,再有一种灵魂,再有一种境界,再有一种生命的由来,他不能站在这个角度去看的话,时间就变成了孤立的,时间变成了一个因素,时间变成了一个条件,这个东西就变成了会把人这棵大树给框在了一个单一的空间,切断了这苍天与大地之间的联系,所以我不认为是对的,就是他的解释,他的启示本身误导人远离自己的灵魂。
第二不动,一棵大树就不能动,人挪活树挪死,他说要经历无数的风霜,经历怎么样的雨雪才成为大树,所以给他的启示就是要想成功一定要任你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坚守信念,专注内功,终成正果。哈哈,用了一个内功,用了一个正果的概念。内功是指修行当中的有内家功外家功,正果是修得正果,那是出了三界才叫修的正果,坚信信念,这坚守信念其实这里面有一种信仰的概念,有一种修行的概念,这是很冲突的一种说法。
其实这个东西是对的,我讲他有着一种混淆的表面的东西,心存善念但是他不一定能够深刻的理解。如果你从成功的角度来讲,从修行的角度来讲,其实就是不能三心二意,不能朝三暮四,不能够今天去了道观,明天去了四川,去了西藏,又修喇嘛教,后天又去了少林寺进了禅宗,然后去了三家,回家里咂摸咂摸说我把老道的东西用上了,我又把西藏的有些东西用上了,然后我又把少林寺的东西用上了,我攒出一套东西来,这是不行的。其实这里面这种不动的概念是一种利益的概念,在我的眼睛里是一种利益,因为他看见长成大树他是不能动的,所以才有一种利益的说法,这里指的其实用信念是可以的,就是当你自己确定你自己的目标的时候,你应该是坚守它,但是里面还是仅仅放在了单一的层面。
象我刚才说的,米开朗基罗他是天才,天才就在于他的雕刻,在于他的绘画,他没有画过湿壁画,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雕刻,大理石雕刻,但是在小西斯敏教堂的天顶上画的《创世纪》那是画的湿壁画,画的这个《大审判》画的是湿壁画,他从来没画过,当时选择让他画湿壁画的人是想嘲讽他,那个人更喜欢拉斐尔,拉斐尔是画湿壁画的,所以是想看到米开朗基罗的失败而衬托出拉斐尔的成功,他的技巧,结果没成想米开朗基罗成功了。所以我就想说他都没画过,那你说他的不动的条件存在吗?这就是我讲的,如果你站在单一的角度来讲,单一的人的层面角度来讲显得这个条件很有道理,但是当你站在生命的角度来讲你会发觉这样的条件是一种欺骗性。
第三要有根基,一棵大树要有千千万万的根,有粗有细有微深入地下,吸养水分,他就想说要想成功一定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充实自己,自我扎好根,事业才能长青,听起来是非常有道理的,但他依然被控制在一个人的层面上。你会发觉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嗜好,有人喜欢绘画,有人喜欢数学,有人更喜欢物理,每一个人的偏好不同。而自己擅长的东西,你会发觉当一个人他擅长音乐,当他真正投身于音乐的时候他不觉得那是一个很痛苦的事情,他觉得那是一种生命的过程,他是一种很欣赏,他不是为了钱财。
而在现实的中国人的环境当中却是一种完全就象绿化一样,所有的孩子扼杀了他本来的天性,就象一个树苗一样被他妈妈,被他爸爸给禁锢成一个氛围和环境中。有些树木不适合在石灰的盐碱的这种地下生长,有些树木不适合于在水分过多的南方生长,但是作为父母来讲他的贪欲不同,他的想法不同,他自己生活的理念给他带来的挫伤不同,总想让自己的儿女去弥补自己的过失,特别是女人,所以在这个情况下那个根基就根本不是根基。
根基是什么?根基应该是我们每一个人生命灵魂在轮回转世中他承载的东西,他的生命过程中曾经经历过的东西,如果把那个东西开发出来他也就谈不上根基,他会自然的被人们称为天才,就像我觉得米开朗基罗最有意思,就是说他通过简单的训练,在人们看来他是专业的训练,但是在他看来他可能觉得很自然,他用了很短的时间就把他内心中真正灵魂中所埋藏的所承载东西拿出来,给激活了,一下子又赋予了生命。你说他根基深不深,他的根基是世世代代相传的,他带有着轮回转世,而不是你一个单纯的人,今天从三岁开始看小儿书到了八岁可以写大字,到了十二岁可以拉小提琴,到了十五岁又改黑管了,对不对?说我不断的学习去根基,根本不是,那是胡说,根本就是无根的浮萍,那是人自我贪婪的东西。
第四向上长,这个东西就说要想成功就一定要向上,这完全是一种动物的理论,是一种占有的概念,说不断向上才有更大的空间,这就是占有,树木需要阳光,有阴有阳相对应,人自我的贪婪才叫占有更大的空间,当你占有更大的空间的时候你将伤及其他的生命,对不对?你将伤及其他的生命,获取本不属于你的空间,本不属于你的世界,那怎么能叫对呢?这里面是有问题,所以这就是我才说看起来是篇好文,实际是对人性的扼杀,一种自我贪婪的一种表达。
最后一条就是向有阳光,他说没有一棵大树长向黑暗避开阳光的,那阳光是树木生长的所需要的,所以他讲,要想成功一定树立一个正确目标,为之努力奋斗。胡说,在中国的环境当中有多少孩子他的父母要求他的孩子去拉小提琴,拉小提琴的有几个真正在乐坛上出名的,弹钢琴的有几个真正出名的,对不对?但是上学的时候都在弹,我问你它叫正确的目标还是不是正确的目标?这个道理非常简单,就像虎妈的出现,在国内我相信也有影响,虎妈的出现说他成才了,但我并不认为他一定成才啦,他的孩子按照他说的上了那些学了,但他的孩子在真正生命的理念中,在他整个的生活的过程中,很难说成功与失败,根本就无法来定断这样的成功与失败的说法。
就像我跟大家描述的,有一朋友说石涛你出名了,我根本就没在名利中,话给讲这儿了,修行的人拥有名利完全就完了,他就不可能出来,一个不在名利中,就像我说的剑道在剑外的概念,最终的结果他能体悟到是人境界的升华,而根本不是一个确立一个正确的目标。如果你一定去用这个词的话就是要确定你灵魂的归属,你要发觉自己灵魂所承载的那样的一种素养,一种境界,你透过今天这一世能够启发起自己曾经的灵魂不死的承载过的生命的因素和方向的因素。如果你一定要确定人生方向的话,你是拉提琴的,你还是修自行车,还是干嘛去,还是弄大勺当大厨,就是我说的是这意思。
人们在生活中真正有一句话说,去做自己喜欢的做的,这句话来自于很多一些自然的宽松的更充满一种温馨的家庭家长的说法,而更多的人们会说出于生活生计的需要,做着自己并不喜欢做的事情,这是对自己的扼杀,人们为什么叫出于生活和生存的需要而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又有多少人要饭呢?没有,其实就是一种利益之心,一种占有之心,一种被红尘的这种氛围所侵扰,扼杀了自己生命。
所以在我看来这种整个认为这是一篇好文,深度的好文,其实他的局限性太大了,他完全把人孤立化、自我化、自私化、贪婪化和占有化,他的最大的缺陷就把人的灵魂给抛弃了,把灵魂成为了人的肉体所在的红尘世界的一种附属品,一种要达到肉身的欲望的满足而所谓激发起自己聪明的才智。
所以这就是无神论当中人们看起来一篇非常好的文章,但是在我个人来讲一种宿命论的角度来讲,一种生命的灵魂不死的概念的角度来讲,这是一种欺骗,很遗憾跟大家下了这么一个定论。
摘自网络有删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