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故事JM第十七篇文章
原本是一场万众瞩目的电影艺术盛宴,却因为某获奖女导演言辞不当,最后变成了骂声一片的政治闹剧,看来以后懂得好好说话还是挺重要的。又因为这些年某女总统的执政,导致大陆与台湾的关系一直处于僵化的状态,正因如此解决好两岸问题刻不容缓。
鉴于本人政治能力水平有限,所以今天的文章不聊政治,而是来谈谈南澳一处“清戍台澎故兵墓”的故事。它位于南澳岛深澳镇吴平寨东侧附近,是南澳官兵戍守台湾、澎湖,死后遗骨被移葬回故乡的标志,也是清朝把台湾纳入管辖版图的重要体现,所采取的这种军事手段,后人称之为“班兵制度”。
(吴平寨遗址)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班兵制度”,简单来说就是清朝当权者,为巩固国家领土完整,从镇守某一地方的军队中划出部分兵员和装备,派往另一地方戍守,并按规定的时间依次进行轮换,跟今天国家驻防某地区差不多。
这个建议是施琅(福建水师提督)与李光地(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前后提出来的。因为在此之前,清朝刚经历过澎湖海战(施琅带领的水军与南明郑氏集团)与平三藩(吴三桂、尚可喜、耿精忠三藩王发起的反清行动)事件,所以在军事和经济上,都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损失,因此只能对台湾、澎湖等地采取“班兵制度”的军事管理制度。
这样就不用编排一支军队,驻扎于台湾、澎湖等地,只需要从沿海地区调兵即可,从而降低国库的日常开销。而且采用这种轮班制的方法,可以灵活地调动军队,这难道不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吗?于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清朝政府开始就开始在台湾、澎湖等地实行班兵制度。
(清班兵制军船)其中陆路兵员由漳州、汀州、建宁、海坛、金门等六镇标及福州、兴化、延平、闽安、邵武等五协标抽调组成;而水师兵员则由福建的海坛、金门、闽安三协标及广东水师的南澳镇标抽派组成;抽调的兵员以闽江为界,由闽江以北抽调组成的,称为“上府兵”,由闽江以南抽调组成的,统称为“下府兵”,派出戍守的兵员,每三年更换一次。
另一方面为了进一步促进台湾、澎湖等地的发展,清朝政府还鼓励东南沿海周边的百姓移民至此,如此大规模的人类迁徙活动,不仅为当地带去了劳动生产力,也为海上贸易往来增添了生机。
每回官兵们从故乡出发时,个个英姿飒爽,朝气蓬勃,十多年后回来,却是一堆冷冰冰的白骨,落差之大,不由得让人惆怅起来。他们明明知道此去有来无回,但还是毅然接受了戍守的任务。
想想不接受也不行啊!要不然就会违抗圣旨,对于他们的家人来说,也只能是抱着一种祈愿的心态,这让我想到司马迁在《史记》中描写荆轲刺秦的两句话:“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出征不复返”。
(清戍台澎故兵墓遗址)当然这二百多年的“班兵制度”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这其中就发生一次大规模的百姓起义,起义人叫林爽文。话说当时在台湾彰化县,有一个名叫杨文麟的人,他有两个儿子,一个叫杨光勳(xūn),另一个叫杨妈世,这名字听起来好娘。
后来他们的老爹去世后,两兄弟就为财产的分配大吵起来,你们这样闹得满城风雨,让在九泉之下的老爹伤心不?两个人还各自竖立一面大旗,其中有一面就叫“添弟会”,是不是听起来很耳熟,反清民间组织不就是它的谐音“天地会”吗?
早在这件事之前,天地会就已经产生了,那时由福建平和人严烟,通过海上贸易往来带入台湾,而林爽文刚好又拜了严烟为师,于是他也自热而然地成为天地会的一员。起初朝廷只打算制止这场财产纠纷案,却没想到弄巧成拙,竟引发了林爽文起义事件,然而就算如此,朝廷也没怎么在意。
正所谓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这只队伍一下子就从几十人发展到数十万人,还迅速占领了整个台湾岛,林爽文还自封为王。这让清朝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赶紧派了以福康安、海兰察为首的军队前往平叛,看过《延禧攻略》的读者,应该对海兰察并不陌生吧。最后在他俩的英明指挥,英勇作战下,于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将林爽文事件平息。
除了以上这些事件之外,南澳民间还有流传着一句俗语叫“苏州货,三年来一过”,意思是说当时南澳要从苏州进货换充粮仓。这是清朝政府用“以台地之有余补内地之不足”战略,所以戍台官兵除了要守卫疆土之外,还要顺道跟着运货的商船回南澳。
这些运输船只在台湾置货后,转而北上各海口贸易,然后又南下经各港口卖出,获利以补台运时的粮食亏耗。且这一过程往往需要一年以上,再加上运输船的维修、重置篷索等事情,便已经要花费三年的时间了。
船只置货卖出与三年一换的班兵制度不谋而合,所以不是说南澳非要舍近求远到江苏进货,而是因为与台湾、澎湖海上贸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今天除了南澳有“清戍台澎故兵墓”之外,在福建福鼎秦屿、福州闽安、漳州东山也都有其故兵墓遗址。
本文为【小岛故事JM】作者版权所有,未经同意禁止转载,感谢合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