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11

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11

作者: 艺凡会发光 | 来源:发表于2022-11-12 08:07 被阅读0次

    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 第二章:独尊儒术之又见秦政

    艺凡:接前文,前文提到刀笔吏。

    易中天:刀笔吏的代表人物是张汤,帝国的最高监察官员御史大夫。也成为西汉著名的酷吏。酷吏与酷吏也各不相同

    艺凡:有什么不同呢?

    易中天:比如王温舒死后家财万贯,尹齐的家产却不满五十金,张汤的则只够买五匹马。可见张汤和尹齐,虽然枉法,却不贪赃。他们是酷吏,同时也是清官。事实上也有两个张汤:好官张汤和酷吏张汤。好官张汤的故事和意义以后在讲这里只说酷吏张汤。

    艺凡:那么张汤的代表案是啥呢?

    易中天:颜异案。颜异被害时的官职是大司农。大司农是九卿之一,即汉帝国中央政府的部长,主管国家的财政经济,物价、国库、土地、交通运输和盐铁专卖也都归他管。颜异得罪汉武帝,便是因为金融货币问题。

    艺凡:什么问题?

    易中天:元狩六年,汉武帝和张汤发明了一种新货币,叫白鹿皮币。具体地说,就是用一尺见方的白鹿皮,四边绣上水草,价值四十万。同时规定,王侯宗室朝见皇帝,必须用白鹿皮币垫着玉璧,才能行礼。大司农颜异表示反对。因为一块苍玉才几千块钱,垫子倒要四十万,岂非本末倒置?

    艺凡:得罪了汉武帝。

    易中天:对,于是张汤将颜异下狱,判处死刑,罪名是腹诽。

    艺凡:这不是公开反对的吗?也算是腹诽?

    易中天:证据居然被张汤找到。有一次,某人在颜异那里做客,谈话时对朝廷政策表示了不满。颜异当时什么都没说,只微微动了一下嘴唇。于是张汤起诉说:这就是腹诽。欺君罔上,心怀不轨,大逆不道,罪该万死。汉武帝很满意。

    艺凡:这不是法治,而是专制。或者说,以法制行专制。在这里,法制跟儒术一样,不过是装饰品。但,装饰既然是必需的,那就得有懂法律的人来做帮凶。

    易中天:所以说,“刀笔吏”便应运而生。刀笔吏,就是帝国的司法官员。纸张发明前,法官和书吏录口供,做判决,都用笔写在竹简上。写错了或者要修改,就用刀削去重写。这些人掌握了刀和笔,想怎么写就怎么写,想怎么削就怎么削,所以叫刀笔吏。

    艺凡:刀笔吏有可能舞文弄法吗?

    易中天:有。汉的律令,在刘邦时代不过约法三章,但到武帝时代却增至359章。其中,死罪律409条,1882款,案例13472个。这样繁多的法令,专业人员也看不完,更不用说不懂法律的其他官员和普通民众了。

    艺凡:结果是什么呢?

    易中天:是帝国的司法被玩弄于刀笔小吏的股掌之间。他们想让你活,可以有一千条理由来开脱;想让你死,也有一万个案例可参照。刀笔吏成了阎王爷,法治也就变成了人治。这时,执法官员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就变得十分关键。

    艺凡:对,董仲舒,恐怕是真有恻隐之心的。

    易中天:他曾经按照“亲亲相隐”等儒家伦理,挽救了许多人的性命。直到东晋时期,还有人援引董仲舒的判例为自己申冤。但更重要的,还是最高统治者的倾向。

    艺凡:就没有主张公正的吗?

    易中天:有,汉武帝的曾孙汉宣帝。宣帝曾下诏说,过去书吏执法,挖空心思给人妄加罪名,这是朕的不德。判决不公的结果,势必是恶人心存侥幸,好人无辜被戮,这绝不是朕愿意看到的。汉宣帝这么说,当然事出有因。事实上汉武帝跟秦始皇一样,喜欢严刑峻法。他要实行的,则是铁血政策。于是在汉武帝的治下,又见秦政和秦吏。

    艺凡:比如说呢?

    易中天:杜周。杜周比张汤还要恐怖。他担任帝国最高司法行政长官(廷尉)时,一年受理案件一千多件,每件大的牵涉到几百人,小的也有数十人,涉案总人数十六七万,下狱的二千石(省部级)官员不少于一百人。

    艺凡:这么多案子怎么办?

    易中天:很简单,汉武帝想打击排挤的,就刑讯逼供,屈打成招;汉武帝打算放一马的,就慢慢帮他开脱。

    艺凡:胡亥和赵高,也不过如此吧?那么,世上还有公道吗?

    易中天:且听下回分解,非儒非法非主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艺凡读易中天中华史《汉武的帝国》1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hy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