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学习第11篇《周南 麟之趾》(下)反思探讨&背景知识

《诗经》学习第11篇《周南 麟之趾》(下)反思探讨&背景知识

作者: 流水王丽霞 | 来源:发表于2022-02-27 18:02 被阅读0次

【《麟之趾》学习的反思探讨】

      《麟之趾》的主题~

诸侯公子的赞美诗还是检阅亲兵卫队的军歌

      前文分析时,采用了比较传统的解读,认为 《麟之趾》这首诗是赞美诸侯公子的。

不过,李山根据一些金文材料提出,与过去一些学者不一样的一种看法。他认为,这首诗是检阅亲兵卫队的军歌。诗中这个“麟”是用来赞美周家亲兵的男儿们,近卫军都是青年子弟。

        公子是什么?人们常说公子王孙,出身高贵。他们是比王子略低的高级贵族。“于嗟”是感叹,屈原的作品中就有“吁嗟默默兮,谁知吾之廉贞”这样的句子。诗在这里感叹:麟啊,你们是国家的祥瑞呀。

          对于这首诗的传统解释,是周家德厚,像麒麟。李山把它解释为军歌是根据一个出土的器物做出的判断。北宋时期,在湖北孝感出土了多件器物,有鼎、甗yǎn、觯

zhì等,习称“安州六器”。

          从形状和字体看,安州六器都属于西周早期,但是不会太早,不会是武王、成王,也不会是康王时期,应该是昭穆之际。后来穆王也对南方打仗,但是那个时期的器物花纹变了,文字篇幅长了。所以,安州六器应该是昭王时期的。

        其中,有一个中觯的器身和器盖上,有一段相同的文字:“王大省公族,于庚振旅”。关于这段铭文,采取老前辈唐兰先生的解释,他是王国维的学生,在文字方面很有造诣。唐兰先生引用《小雅·采芑》的“振旅阗阗”,说“振旅”与军事有关。联系《尔雅》中的“振旅阗阗。出为治兵,尚威武也,入为振旅,反尊卑也”可以看出,出兵要振旅阗阗,举行军礼,因为要弘扬武威。战争结束后,奏凯了,这时候还要振旅,“反尊卑”,就是大家回到平时状态去,和战争状况不一样了。

        “王大省公族”,就是检阅。战争中是有这种仪式的,仪式上唱军歌是再自然不过了。这是诗的要点之一。

          古代的军队分三军:上军、中军、下军,中军往往就是王所在的地方,他身边的卫队、直属部队往往就是王家的青年子弟们,正所谓“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

        周穆王时期的《班簋》显示,当年毛父东征,就由他的亲族名为遣(即器物主人,也就是铭文中的班,遣和班是名和字的关系)组成卫队跟随。这个班簋记载的不是毛父,也不是周王,而是班在这场战争中的表现。这里边,周王就说:你要组成卫队,“从父征,乃城卫父身”。城卫就是捍卫,说班的责任就是守护在毛父的身边,负责他的安全。也就是说,《左传》记载的情况,就是周家许久以来的情况。

        所以,李山把这首诗解读为是一首军事行动方面的歌曲,赞美军队里面亲族卫队的贵族子弟们。从公族、公姓来说,他们起码是负责捍卫诸侯的,也有可能是捍卫周王的,前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后来编诗的时候,就把它放到风诗里,因为公子们来自诸侯,这可以理解,但是赞美的口吻是发自周王。

        至于诗的创作时间,还说不定,大致是在昭王到穆王时期,当然也可能是在西周晚期,因为晚期周王对诸侯军队的依赖更多,所以对他们要投入热情,赞美他们。可以肯定的是,它是中国最早的军事歌曲之一,是赞美军人的英雄气概的。

《诗经》学习的背景知识】

《诗经》中的战争诗(1)

        在遥远而漫长的岁月里,周王朝自它崛起之时,就不断地与周边部落进行着大大小小的战争。正如《左传·成公十三年》所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也即国家大事在于祭祀天帝百神祖先英灵和进行各类战争。

        “戎”,是保证国家完整,关系宗祀存亡的必要手段,同时战争的胜负直接影响甚至决定着民族和阶级的历史命运,所以在以攻城略地为时代主流的先秦时代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又由于围绕战争所产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民族传统几乎毫无例外地成为一个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因而世界各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战争诗。

        《诗经》中的战争诗便以其丰富的历史内容和强烈的民族精神,自古以来就受到学者们的高度重视。《诗经》中的战争诗,据统计有30 余首,占《诗经》诗篇总数的10%左右。

        《诗经》中反映周代战争的诗歌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类是周天子及诸侯对外战争,即对周边部族的抵御和进袭,北方和西方有猃狁xiǎn yǔn和戎狄róng dí;东南方有徐戎、淮夷,南方有荆楚,如《小雅》中的《采薇》《采芑》等,《大雅》中的《常武》《江汉》等,《秦风》中的《小戎》《无衣》等。

        西周自建立以来,一直受到周边部族的威胁和侵扰,这些部族大多尚处于游牧阶段,文化水准的差异及对财帛子女的垂涎,使他们对以农业为主体的较富庶的周人时时发动进攻,《诗经》中的这类诗歌以描写抵御或进袭猃狁为主要内容。

        另一类是对内镇压叛乱,武王灭殷后,封商纣王的儿子武庚于殷国,并令管叔、蔡叔、霍叔监视武庚。武王死后,成王年幼,周公摄政,武庚、管叔、蔡叔及徐国、奄国相继叛乱,周公率兵东征,历经三年,最后平定了叛乱。如《豳风·破斧》就描写了这一历史事件。

      《诗经》中的战争诗反映了周人的兵役、徭役和战争生活,是周代生活的一面镜子,我们不但能够从中看到当时历史和社会生活的真切片段,而且能感受到广大人民对于战争无奈和厌恶的态度,崇尚以礼待人、以德服人的思想观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学习第11篇《周南 麟之趾》(下)反思探讨&背景知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ih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