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4113404/27bf06ec34625bbe.jpg)
我第一眼看见那一团团的针叶时,我以为它是假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不管是冬天的浓绿还是春天的浅翠,松树的生命力或凝重或蓬勃都是在暗暗涌动的,那是一种有力的活着的力量。
而眼前,如偷懒工人手下的不算茂盛的叶团,就像潲色缺色的工艺品般暗淡无光,连淋上的雨水都显得多余。
我忽然觉得不对,听说搞商业的人最相信风水,而这家市名企的办公总部门口怎么会摆上这么两棵看起来恹恹欲绝的东西。
好奇心促使我踮了踮角,目光越过半高不低的树篱望下去,两个瓮肚的大花盆一左一右稳稳落在那里,细看盆里是离沿不远的黄土——这也许是判断树和花草最简单的方法,但也不绝对,只是正确的概率大一点。
现在入眼的东西以假乱真的太多了,特别是花呀草呀果呀等,不管体量大小,都是贴着真物的质地色形做出来的,当用脑和眼感知不出来的时侯,我就会忍不住伸手触摩挲一下。这个毛病跟着我好久了。
记得小时候妈妈带我进城,她总是在察看商品的间隙里瞄我的手,冷不丁地“啪”一声就打在我手背,我呲牙咧嘴的缩缩手,就长一会儿记性,转眼就忘记了。
幸亏那时侯假的装饰品不多,少量的花和叶还都是绢布做出来,纹理一目了然骗不了人,如果我晚出生几十年,手恐怕该给打肿了。
不过,作为成年人的我手虽然不欠了,好奇心也剩下不多了,但是却被动地尝试了不少乱真的东西,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应有尽有,有时侯是因为我在意了商品的卖相和介意了商品的价格,有时候纯粹是被“假作真时”蒙在鼓里的——也许在每年3月15的晚会上,才能透过管口窥见豹的一斑。
每回发现掉坑儿的时候,我都在心里暗暗期待,期待这种被动的探索会越来越少,特别是涉及生存必须咽下的那一口吃的喝的,多希望它们可以像几十年前那么纯真得让人放心,比如馒头是麦皮色的,菜也不必像现在喂足了化肥那么肥硕水嫩……
胡思乱想最容易冲淡人的兴致。原本是阴雨天人容易闷,我是特意出来溜弯儿的,怎么就被一棵似真似假的景观松给带偏了。
我索性绕过树篱,在值班保安不解的目光中,摘一片针叶,再次确认它的真伪。然后,少见多怪地掏出手机拍张照,“留下”这棵亦真亦假的松。
接下来行程里,小雨还在继续,淋不湿衣服,当然不能误了拍照,沁香的金桂,鸟尾般芦花和竹林里几株新蘑……
把它们存进像册 ,作为留住这个微雨下午的印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24113404/69ef66d570d125b9.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113404/074fe7054e18565a.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24113404/c5e86a1966c419e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