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消零帮助,一起加油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无助?

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无助?

作者: 小冷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21-10-13 12:36 被阅读0次

    习得性无助的人,往往在归因方式上存在问题。这是1978年,Seligman和他的学生Abramson和Teasdale进一步补充修正无助感理论得出的。

    归因是指,人对自己和他人的行为过程,作出的解释和推论。当个体经历了失败或挫折时,会有不同的归因风格:例如,失败是由于内部的自身原因,还是外在环境造成的;导致失败的原因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导致失败的原因是普遍的,还是个别的。 研究表明,抑郁症患者更倾向于采用这一解释风格:将坏的结果归因于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特质。

    这三种角度被归纳为“3Ps”:personal/pervasive/permanent. 了解以下这三个角度,也会帮助具有习得无助感的人们走出自己的心理困境。

     • 内在(personal):他们容易将自己投射到问题上,认为什么都是自己的错。——会降低个体自尊。

     • 普遍(pervasive):他们认为问题不仅仅是问题本身,而是影响到生活中的每个方面。——这使得失败的影响会泛化。

     • 稳定(permanent):他们认为,问题是不可能被改变的。——使得失败产生更长久的消极影响。

    这种归因方式的一个典型情境是学业困难。 那些成绩不好的、无助的儿童更容易采取内在的、普遍的、稳定的归因(如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而这种能力是无法改变的),而非外在的(某次考试比较难)、个别的(仅仅不擅长某科)、不稳定(这次没有认真复习)的归因,他们报告了消极的感受,同时预期下次也会做的很糟糕,采取了无用的策略,并反复思考无关的事情。一次失败会让他们觉得要垮掉,然而之前的好成绩则对他们不产生影响。

    20世纪80年代之后,无助感理论又有了新发展,即无望感(hopelessness)。与无助相比,无望感涉及到对整个未来的消极预期,以及随之而来的反应。 我们之所以能够且愿意付出努力改变我们的生活,是因为我们抱有一个信念,即“我们的行为会产生特定的结果,掌握这其中的联系,可以让我们在未来通过行为达成目标。”如果这一信念遭到了破坏,我们就失去了控制感,产生“怎么努力也没有用”、“自己希望的结果不会发生”的预期,可能会使我们不再采取行动以改变这种情境。更糟糕的是,对尝试和努力的放弃可能导致我们的预期成真,从而导致恶性循环。

    此外,人们不一定只会从自己的经历中习得无助。这种情况被称为,替代性无助。替代性无助是指,人类可以通过观察另一个人的行为得到的结果(如受到奖励或惩罚)而进行替代性学习,同样的,人并不需要直接体验不可控的事件,只要观察到发生在其他人身上的不可控事件、无助效应,也会产生习得性无助。目睹父母的婚姻困难的孩子,即使从未经历过恋情,也会有习得性无助,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不会得到圆满的感情。

     群体性无助是另外一种情况。Simkin、Lederer与Seligman的研究曾发现,让某个小群体作为一个整体来完成无法解答的问题,可以使整个小组产生无助感。接下来,如果让他们接受下一个任务,会发现他们被本来可以被轻易解决的问题难住了。所以有时,一群人并不会帮你更好的解决问题,反而可能抱团无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我们会感到无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pjh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