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成年人都会有这种感悟,从小到大,就是在各种攀比中一路走过来。
小时候吧,就说谁家孩子听话,谁家孩子调皮捣蛋;
读书那会儿,比的是谁家孩子成绩好,谁家孩子考上了好大学;
工作了比的是谁家孩子进了国企,谁家孩子进了央企;
现在又比谁家孩子工资高。
这样的生活养成的自卑,小心翼翼的性格。
让我们在这个社会群体中,不敢于表现自己,总是患得患失,失去很多机会。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何况是人呢,即使是双胞胎,也不可能每个地方都一模一样。看到别的孩子都会做,而自己的孩子不会,作为父母肯定会着急,当父母的只要有了孩子,出去聊天的内容基本都是孩子,在这个过程中难免有一些比较,作为父母,怎样做才能不被这个问题困扰呢?
>>>>拿掉你的攀比心
会说话就去学唱歌,会走路就去学跳舞,很多时候家长要孩子去学特长班,其实并不是因为孩子喜欢,而是因为别人都在学,别人都会,自己家的孩子也要学,不然就落后了。很多家长在孩子面前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看看别的孩子怎么样,再看看你……
比较肯定是会有的,但是家长如果把这种比较当作是自己的面子来进行攀比,这种不停的追赶和比较,只会成为孩子的压力。
不和画画最好的孩子比画画,不和写字最好的孩子比写字,不和弹钢琴最好的孩子比弹钢琴,孩子,和大部分比,就够了。有些家长就相信,自己的孩子独一无二,没有任何可比性。他们也爱给孩子报兴趣班——孩子确实喜欢就开始,孩子确实排斥就结束。
他们相信,生命中接触的所有事物,都会累积成我们想象不到的样子。
孩子多学一门兴趣,就是多打开一扇窗。至于“特长加分”、“才艺长脸”,有当然好,没有也无所谓——孩子能尽早找到自己愿意投入时间去琢磨的事情,就值回票价。他们常说:“有特长是缘,没特长是命。”我不拿你和郎朗比钢琴,你也别拿我跟马云比存款。
>>>>尊重ta的成长步伐
虽然说我们不能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也不用刻意的去拔苗助长,恨不得让孩子立刻学会所有的东西。三岁要学五岁的东西,是否有点操之过急了?有的家长则是发现自己的孩子在哪方面比较突出,就刻意的去训练,要求还特别的高,这样会给孩子造成太多的束缚和压力。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缺点,经常听到家长来学校对老师说:我家孩子这不好,那不会,而且又调皮,其他小朋友都是那么好,怎么办啊?再优秀的孩子也有缺点,再不好的孩子也有自己的优点,作为家长,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发现自己孩子的独特性,孩子画画不好,可是弹琴好啊!阅读不行,算数行啊!学习不行,交际能力行啊!总有ta的闪光点!
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很优秀,希望孩子以后的生活富裕,不比别人差,尽力去给孩子创造更好的各种条件,但不能因此就盲目的攀比。这样的压力会让孩子觉得生活在压力中,还是让孩子自然发展的比较好,不要太过强求。
家长父母们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时刻知道自己要什么,才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的压力、孩子的压力都会少很多。没有什么事是一句“让孩子做自己”解决不了的,如果有,就再加一句——“做人,最重要的是开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