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段宏刚
产生于先秦时期的《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部著作,合称“四子书”,是非常有代表性的儒家经典读物,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
《论语》成书于战国前期,由大圣人孔子的徒子徒孙根据孔子的一言一行编撰而成,是一本语录体散文合集,内容包罗万象,涉及各行各业的立身处世之道。
《孟子》是号称儒家“亚圣”的孟子以及几名弟子合作编写,阐述了孟子的思想价值,虽然也是一部语录体散文合集,但在文学价值上比较突出。
《大学》和《中庸》都是数千字的单篇文章,既有思想性又有文学性,可以看作是文辞优美的散文,被收录在西汉著名礼学家戴圣编著的《礼记》里,前者由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之一的曾子所写,后者是孔子的孙子子思创作。
《大学》里有一句名言: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
这句话被后世许多学者注解过,其中,以宋代理学大家朱熹的注解最为权威,他这样解读:仁义的人,以财富使自身获得美好名声;不仁义的人,则会贪得无厌,不择手段聚敛财富,甚至不惜以身试法。
如果把这句话的解读再丰富一下,就可以解释为:仁德之人获取财富,是以自身和社会的发展为己任,赚钱只是帮助自己实现目标的手段而非最终目的。不仁德的人获取财富,是以满足自我欲望为目的,完全为了个人的挥霍和享受。
可以看出,仁者利用财富做工具来实现自己的抱负,不仁者则把自己当作获取财富的工具。“以财发身”和“以身发财”的境界完全不同,深刻阐明了两种人不同的财富观和价值观,仁者如同心怀天下的儒商,不仁者更像是自私自利的土豪。
“以财发身”的人,只是把财富看作个人的身外物和附属物,财富不过是实现自我价值与人生理想的媒介或工具。
“以身发财”的人,有些唯利是图的意味,人生最大目标就是用来追求财富,在这种观念下,人不可避免地变成了财富和利益的奴仆。
仁者心中有大爱,是集体主义者,在财富面前,会为了维护集体利益而在所不辞,不仁者心中只有自己的小九九,会想方设法从集体利益里捞取个人利益。
从道德层面来讲,仁者获取财富的方式经得起法规和道德的拷问,在生财过程中,会顾及自己的人格、尊严和信仰,从而让自己心安理得。不仁者获取的财富在很大程度上是见不得光的,大多是不义之财,为了财富,很有可能坑蒙拐骗,无视公序良俗,甚至铤而走险,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情。
“仁者以财发身”,自始至终会把财富跟道德节操结合起来,不但懂得如何让自己赚钱,还会明白有钱大家赚的道理,会利用一切机会让身边人得益,在仗义疏财中得到快乐,来体现“仁”的价值,这样的人,可以说是人生的智者,在不知不觉中树立了自己的威望,他会越发受到人们的敬仰,同时,自己也会财源广进,日益兴隆。因为面对这样的人,人们乐意跟他相处与合作,能让自己更好地成长。
在智者眼里,仁德比财富更重要,并且非常善于用财养德,对他们来说,有财无德的人,无法长期在社会中安身立命。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这句话实际上是对那些只知道发财而不懂养德之人的忠告。一个家族再多么会赚钱,即使拥有金山银山,如果不懂得以财养德,最终也会把财富败光。
有仁德之心的人,在拥有大量财富后,非常懂得回报社会,造福大众,回报社会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为自己积德,从而让自己的财富和仁德源远流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