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其实很有趣》目录
当时魏国要供养这样一支常备军花销是很大的,吴起能够组建魏武卒,那可是需要真金白银做保障的,而这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当时的李悝变法。关于李悝,非常有名的一件事是他向魏文侯提出了选人用人的标准,这对于后世有非常大的启发。
据说,魏文侯有一次因为选相国的事情犯了难,在翟煌和魏成两人之间犹豫不决,便找来李悝征求意见。李悝这个老江湖,并没有正面回答问题,而是向魏文侯提出了五条选人用人的标准:“居视其所亲,富视其所与,达视其所举,穷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翻译成大白话就是:平常看他结交什么人,富有的时候看他把钱花在什么地方,有权力的时候看看他推荐提拔什么人,仕途不顺的时候看他会不会做违背良心的事,贫困潦倒的时候看他会不会拿不义之财。
魏文侯听了之后,想了一会儿,对李悝说道:“行,你回去吧,寡人心里有数了。”

李悝出来后,翟煌急忙找到他说:“听说国君向你征求相国人选的意见,我和魏成你推荐的谁?”
李悝说道:“你和他我都没推荐,我只是给国君提出了选人用人的五个标准。”接着把刚才的话又给翟煌说了一遍。
翟煌说道:“那你觉得按照你的标准,大王会选谁做相国呢?”
李悝见翟煌追问的紧,便说道:“我觉得大王会选魏成。”
翟煌听了很不服气,就对李悝说道:“我推荐吴起镇守西河,秦人不敢东进,推荐西门豹治邺,邺城成了东北重镇,推荐乐羊灭了中山,扩大了魏国的疆域,连你都是我推荐的,请问我哪点比不上魏成?”
李悝反问道:“你推荐我,难道就是为了让我替你说好话的?”
“那倒不是。”翟煌说道。
李悝接着说道:“魏成一年国家发给他的粮食有一千钟,但他只留下来十分之一,剩下的全用来结交贤才。确实你推荐这些人都得到了大王的重用,而且为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你推荐的这些人只是做了人臣,而魏成推荐的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三个人,大王可是拜他们为老师啊,你说你们俩谁更适合做相国呢?”
翟煌推荐的是人臣,而魏成推荐的是人师,高下立分,翟煌不说话了,他觉得李悝说的有道理,自己确实不如魏成。
后来魏文侯的确任命了魏成做了相国,再后来李悝也凭借着自己的才能当上了相国,但李悝能坐上相国的位置更加不容易,因为他是一介布衣。在他任期内,他制定《法经》,实行变法,开创法制社会的先河,后世赫赫有名的商鞅变法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李悝变法的影响,他的变法使得魏国迅速强大起来,成为战国时期第一个称雄的国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