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8884810/d6330e2b2c489ef0.png)
高中时,想要辍学创业;
大学时,想要辍学创业;
工作时,想要跳槽……
当自己身处在某一个阶段时,总想跳脱到另一个阶段。以为会不一样,以为能够做出改变,并有很多种幻想。当果真变了一种环境后,自己没有做出改变和调整,单单是环境有了改变,结果都是一样,只不过换了一种场景,继续期待再换罢了。
就像工作时,对手头的某一件事很不感兴趣,总想着换个活儿来做,而当开始另一件事的时候,同样会遇到各种问题。这个时候还想换,直到换到没得换的时候,才从被自己挑三拣四搁置下的工作内容中随便拎出来一个就硬着头皮开始做,毕竟是自己的,躲都躲不掉,早晚都是一刀。
有些人,请假休息也解决不了对工作厌恶的问题,如果只是压力太大,心态需要调整,放松过后可以重整旗鼓,重新出发;若是对工作本身有抵触,绝对不是靠自我安慰、转移注意力、放长假等调节方法就可以解决,只能离职重新选择。
这也就回到了我当初为何离职的问题上,也回到了我如今编辑的问题上。
明明我是想要当一个作家,那是最初的起点。可如今,我只能按部就班的为企业、为市场、为新闻、为宣传、为公司做出自己的贡献,我也尽我所能的去做,一心一意的对待工作。只不过有时候会突然感觉到自己明明是想要去写作的,再看看自己手头的工作,难免有些感慨和无奈。
另一方面,自己选择了这份工作并坚持至今,也是在尝试写作失败后的一种妥协,是对迫于生计和压力的妥协。如果仍旧像当初那样,拼命的读书,拼命的思考,拼命的记录,拼命的逼迫自己早日出人头地,真的会疯掉吧。
那段时间,是自己把自己一步步的挤进了一个角落里,自己出不来也不想出来,逃避一些问题,不敢面对一些事实,直到今天我都不清楚是否完全的走了出来。但很庆幸的是,现在的生活状态已经有了一种微妙的平衡,每天上班、下班、吃饭、写作、洗澡、睡觉,周而复始,处于这样的状态下,日子过得很快。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都没有停滞,连带着写作的内容也越来越多,很舒服的感受。
有压力,有放松,有烟火气,也有诗和远方。
在这样的状态下,虽然存款增长的速度很慢,却也是在一点点的慢慢累积,且是在自己最为舒适的状态下完成的。眼见日子一天天过去,自己却没有了曾经的慌乱和紧张,不会感觉到自己每天虚度了光阴,不会总觉得自己想做什么而又什么都没做,也不再那么焦躁,抱怨自己、抱怨社会、抱怨人性的情况也少了。
那个曾经只知道愤怒却不知道如何发泄的少年,突然有了一个宣泄口。
并且,少年很明显的可以感受到自己身上的各种“附属物”都在慢慢增长,在以少年喜闻乐见的方式一点点的伸展着各自领域的枝桠,而这些增长,在将来终会一展“风采”的地方。
这个时候就会想,或许工作带来的不只有收入,还有对时间的消磨,对思想的占有,也会对不同的事情产生新的理解,并且不断颠覆自己认知,包括对身体和心灵某一段时间的“收买”,让人没有那么多精力再去胡思乱想,也无暇再去放大某种情绪。
如此一来,工作收入高低的问题就更显得不重要了,尤其是当自己在一份工作中能够得到不时的满足感、收获感和愉悦感。
至于那些和同龄人、身边人、各种人的对比,这种比较毫无意义,只是满足了母亲所说的督促自己进步。什么叫做进步?自我意识到的进步就是进步。
成长的体现并不是只靠薪资待遇来体现。那只是其中一种证明自己优秀的方式,还有其他很多种。更何况,人各有志,有人想要官路亨通,有人想要商场得意,有人想要救死扶伤,有人想要浪迹天涯,有人想要平平淡淡,每个人想要的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对生活的态度,都有选择自己人生的权利。只不过,现在的大环境让人们避免不了对房子车子票子的基本诉求。
我明白,刚需必不可少。可对年轻人而言,鲜有人能够毕业后没多久就凭借一己之力在大城市站稳脚跟,倾尽三个家庭的合力来打造一个新家的例子太多,或许对很多底层出身和家境一般的人来说,这是最好也最正常的方法。可以理解这种操作,而我自己,日后也很有可能同样以这种方式来进入另一种生活状态。
只是,我总以为,即便是再怎么需要钱,也不能够一门心思的只为了赚钱,丝毫不想其他。说出这种话,应该就是无事一身轻,当父母年迈,孩子长大,花钱的地方越来越多,自己还会想着不能只为了赚钱吗?哪有人不喜欢按照自己的意愿轻轻松松的生活。
人人想做的事都很多,至于为什么没做,为什么在做手中的事。
一定有一个合适的理由。
这些天,各大企业裁员降薪的新闻越来越多,“冬天”二字出现的频率愈发的频繁,领导也第一次说出自己受到的影响,说是要一起努力,一起过冬。我很能够理解他的心情,在手下无良将,市场形势又不乐观的前提下,能有个人说说话,就不错。
至于他总透露出的那种迫不及待,我也同样迫不及待,但时间和经验不是只靠积极就能够快速的弥补,更何况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得建立在有一定知识储备的基础之上。所谓的群就是宝藏,任谁都知道朋友圈即是资源,但有多少都是点赞之交和僵尸好友。以何种方式走出第一步,通过哪种选题来串联起人脉,如何维护现有的关系网不至于生疏,如何和陌生人建立起良好的交互关系,谈何容易。
他心急,我也心急。
但是,谁急都没有办法。
文/好好的 2020/3/26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