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本文资料主要来自小能熊终生学习学院《电脑收纳OS》课程,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查看「小能熊(candobear)」官网。

Part One - @文刀对「混乱」和「秩序」的理解
「混乱」v.s「秩序」的真相
- 从主观感受上来看,「混乱」是不确定性,会带来失控感;「秩序」是确定性,会带来掌控感。
- 任何一件事都有「混乱」和「秩序」部分,只要掌控感大于失控感,基本上这件事就能有效推进;
- 当失控感越少——这意味着掌控感越强——事情就越能高效推进,就越有余力深入探索,从而发现一些在别人眼里是「神迹」般的发现;
- 并且掌控感越强,一个人的主动性就越强,自然也越能提高学习闭环的运行效率。
- 事实:混乱才是世界的本来面目——秩序是需要做工,需要持续提供能量的。因此,我逐渐接受以下几点认知观念:
- 自己一松懈就会「混乱」,这是客观事实;
- 自律的生活,高效的秩序,构建和维护的过程中都需要消耗精力,只不过越迭代越熟悉,消耗的能量就越低越稳定;
- 故有秩序的人生,卓有成效的人生,必然是做工的人生,必然是不断保持精力开支均衡的人生。
在混乱和秩序这个主题上,你希望成为一个怎样的人?
- 成为一个「身心自由」的人
- 自由就是「自己能够有效利用自己的能力做到自己思考后认定做得到的事情」——并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故而自由的根本还是在于自己认识自我与世界、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自律即自由
- 严肃,耐心,永不妥协
- 对生命的混乱和秩序现象和本质保持严肃;
- 耐心建立自己的外在、内在秩序,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 对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混乱永不妥协——一点一点用秩序去消融掉。

Part Two - @文刀的一个混乱和秩序的小故事:三观的混乱与秩序
个人三观的混乱
- 从小就听人说「三观」,上学也学了「三观」——知道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是仅仅是知道大概的意思,一问:那你的三观是啥?自己就完全懵逼了。
- 一直都认为「三观」很重要,但是从未认真地思考过自己的三观是什么,以及自己想拥有的三观是怎样的,就随波逐流地模模糊糊地活到二十多岁,大学也浑浑噩噩地过了,都不曾明晰自己的三观。
- 也或许是因为自己不清楚自己彼时的三观是什么,也不清楚自己想要养成怎样的三观,「在哪里」和「去哪里」都不清楚,所以自己面对诸多生活学习工作上的选择,都觉得很艰难,常常犹豫而让自己徒增了很多烦恼。
个人三观的秩序
-
也是在@脑呆瓜童鞋的帮助下,尝试搭建自己的「人生概念树」,首当其冲的就是定义自我的一些基本概念——包括「三观」,也就在这个阶段,自己根据@李笑来老师的得到专栏《通往财富自由之路》整理出了自己想要的三观,此后扭扭歪歪、跌跌撞撞地走在了践行这个三观的路上。时至今日,自己回望来时路,可以大概说一句:我的这三观算是基本稳定了!
-
「三观」是什么?
- ① 世界观:你是怎么看待自己以及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的;
- ② 人生观:你想成为一个人什么样的人;
- ③ 价值观:你怎么判断高低好坏来辅助决策——什么是好的,什么是更好的,什么是最好的。
- @文刀的三观是什么?
- ① 世界观:世界是鲜活的,你对它怎样,它就对你怎样。推论就是——你要想这个世界对你温柔善良,那你就得先对它温柔善良。
- ② 人生观:我想成为一个进取型人格(Be-good Type)的人,更加关注过程中的成长,核心就是“成长”,不断地迭代成长——一切靠积累!
- ③ 价值观——能够让我成长的就是好的,能够让我成长的同时鼓励我有“爱”的分享那就是更好的,如果不仅能自己成长还能使得别人成长,那就是最好的。最好的事必做,更好的其次,好的最后,不好不坏的以及不好的不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