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不明白为什么我们现代人把古代的文章叫文言文,这种文章难道是上天塞给人类的,难道古人的口语和写在书上的话也一直都不一样,从古至今都是这样?那他们怎么发明这种写在书上的语言的,他们为什么要把说的语言与写的语言弄得不一样,他们为什么要把自己搞得这么怪?我上学的时候这些问题就隐隐约约在我心中作祟,但是那时候忙着学业,根本没有多想这些问题,但那些隐隐在心中隐藏的问题,就成了我和古文之间解不开的隔膜,或者说古代文化!
如果我们恢复繁体字,你会作何感想?我还有个问题让我疑惑的是,比方说,一衣带水的“一”字,我们很自然的发一声,可是一查字典……,本来想举个音变的例子,忽然发现自己记错了,就是一个字单独时的音调和在成语中的音调不一样,这个疑问一直放在我心里面,不知道说话时该用它单独时的音还是从俗,后来看了《现代汉语》才恍然大悟,原来语言中有音变唉!
我真正下决心亲自动手解开自己心中的疑惑已经是大学毕业后的事情了,那时候弄到两本《现代汉语》,那可真是奉为圭宝啊,整天捧在手上,学习的热情连我自个都佩服我自个。老实讲,这套书解开了我心中长久以来存在的疑惑,我简单地了解了一些汉字发展的历史,知道了我们汉字一个简单的发展脉络,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行楷,它们发展大概的时间段我心里也有了些印象,知道了,噢,原来文言文就是孔夫子他们的日常口语,只是他们太伟大了后人便坚持用他们说话的方式写文章,以至于后面百姓口语不断发展和书面语成了两套截然不同的体系!
如果我们恢复繁体字,你会作何感想?说实话,这套《现代汉语》让我学到语言学方面的基础知识,觉得受益匪浅,你像“马虎”这个词就只能是一个词,你不能拆开来,拆开来就没有意义了,因为“马虎”这个词是粗心大意的意思,跟“马”和“虎”两个字的意思没有任何联系,这在语言学上叫语素,语素是最小的有音有义的语言单位!
繁体字是依托毛笔这种软笔头而发展起来的一套书写体系,更早的是刀刻,那种书写非常地繁富与麻烦,说实话,连写毛笔字的人都感到头疼,写公文的时候,要不建国初那些语言文字工作者为何积极要求简化汉字,要说那帮人哪个不热爱毛笔书法?有人可能会说那港台为啥用繁体,我看人家也挺好!那我问你是用简体字的人多还是用繁体字的人多?
如果我们恢复繁体字,你会作何感想?建国初要简化汉字在语言学界是一种共识,为了推动简体字是立了法的,你现在因为一些其他方面次要的因素又要把以前的推翻掉,那有多少户口本要改写,有多少公共标语与广告牌要撤换,有多少可爱的天使要哇哇痛哭,他们心中的愤怒谁能理解?什么美啊,什么传神啊,如果你喜欢繁体你完全可以自己写,书法,字画,你都可以搞,法律是完全允许的,大家也很鼓励,可是你犯不着把你自己的爱好强加给别人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