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文章
作者 不写就出局
一年级五班 一宝妈
论打骂孩子家有一儿,未曾鞭笞过。父母认为我惯儿。我是这样理解惯儿意思的,且认为古人说话真讲道理。“惯儿”就是习惯于儿子的各种行为与表现,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听之任之。根据我的理解,我想我还没达到惯儿的程度,听之但不任之。只是更多更深更宽地听了他,理解了他,就像我理解这个惯儿一词那样。我的角度变得不是那么唯一了。他的角度,他的心里成了我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我觉得这样,算是把他当做平等对待的人了。相处得像是好朋友。但有时这个小朋友情绪是不稳定的,时而会因极其小的一件事不如意,产生极其不高兴的神情,动不动就手指掐人。主要对象居然是我这个朋友,我也因此情绪低落,这个朋友好像不懂得朋友之间相处之道哟!
针对掐人,我把它记录在宝贝的优缺点记录簿中。并告诉他需要努力坚持才能改掉掐人的坏行为。其间,发现此苗头时,及时转移注意力;发现欲掐人时,及时提醒;发现正在掐人时,及时制止并有针对性地批评,事后也会采取相应地惩罚措施。全家人都不与他做朋友。冷处理与不理睬让他自己反思自己。若此时我真的打了他,估计他更是很情绪化。所以索性不理睬他。他居然扯着嗓子不顾一切地嚎啕起来,我们说吵了楼下老太太,平时懂事的他此时绝不理会。这情绪一来还真的是魔鬼。若是白天,我们也就随他抒发去了。若是夜晚,我们便只好借用故事《巴比提的坏心情》的智慧来逗他开心,算是让他破涕为笑的有效方法了。就是这个方法,也不是每次都记得用。有时当他的坏脾气来了的时候,我们的情绪也就变得不稳了。居然都忘记了这个巴比提,也忘记了把自己当做小老鼠和小松鼠,最后就演变成了一场你生气我生气大家都生气,你吼我吼大家都吼的场面。我想这样的情况你家也可能发生过。
暑假期间,暑托班的老师说我家孩子很乖很开心很可爱很聪明,说得宝贝儿就是天使来着。在我眼里,他也的确如同天使。他的优点排列出来也是满满的一页又一页。但天使的对立面便是魔鬼。请看那一天晚上,天使是如何变成魔鬼的。我就是没答应他多讲几个故事,而不好好睡觉,导致宝爸回来没有问明情况直接发火,天使宝贝便着了魔般地生气,即使我带他睡了,他也无法安然入睡,夜里梦魇也在折磨我们,双脚不停地蹬着床。这魔鬼原来是我们大人引来的。
当然,这样的例子在我家现在是越来越少,我们都在努力改正,都在做最伟大的斗争。比如开家庭会,把这个坏脾气提上家庭会议的议程,让他自己发言,为何有这样的坏心情,一层一层拨开事物的真正面目,这样我们也就懂得了孩子,明白了自己哪些错误的行径或是没有考虑到他感受的地方。大家分别发言,聊聊坏脾气的坏处,好脾气的好处,以及如何控制自己坏情绪的好办法。这样的一个家庭会让孩子的认识有了提高,让孩子的行动有了抓手,让孩子的习惯养成有了可靠的探索路径。
后来,我发现,我们每个人的脾气都会相互传染的,而且互为影响,就像多米诺骨牌那样,一件事接着一件事的发生。好脾气就是好事接二连三,坏脾气就是坏事接二连三。所以凡是打骂孩子的事,我觉得还是尽可能地避免。
首先营造一个轻松的氛围,家庭应该是温暖的,是让人不感到痛苦的地方,是充满爱充满尊重的地方。你说你一打骂,场景会轻松吗?更何况,一天三顿打的孩子呢?儿时活得压抑与活得洒脱是影响其今后的。
当然并不能以轻松的名义拒绝教导。教导有如观察员、指导员、督导员的职责的合称。
当好观察员是首要的。没有静静的观察,孩子的活动行为不一定就是真实的,有可能有你人为地干预。所以我提倡观察细与静,记录要做认真。
指导员是需要参与其中的,孩子的学习游戏有时是需要家人参与的,参与的过程中,让孩子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让他当游戏的总指挥、学习的主动者。在他指挥的过程中,他会积极地开动脑筋。如何指挥,便是他要思考的了。有不妥的地方作为指导员的我们,便是启迪他们开智的重要人物,教他们如何做正确,如何做利大于弊。
督导员,那也是必须要有的,有的时候孩子会发懒筋的,有的时候孩子也会重复昨天的错误等等,所以督导必须有。每日小红花的发放与展示、活动游戏学习等的总结,好习惯的坚持培养等等都是一个督导与鼓励。让好习惯伴随终身,让坏习惯全部见鬼去吧,便是督导的意义。
轻松有爱有智慧的家庭氛围便是良好的家风。
其次打骂孩子,是一种没有智慧的简单与粗暴。你觉得是为孩子好,孩子可能也知道你是为他好。但是这种方式过于简单粗暴。这种家风一旦传承下去,势必一代人打骂一代人。我想有多少感情能经得住这种折磨呢?亲情也势必如此,伤害亲子关系也在所难免。说家庭成员之间不爱也不对,但爱的方式中又有互相折磨。还有现在的教育观念都在转变,打骂的孩子在普通家庭都越来越少,如果你还不跟着时代前进,势必孩子之间谈及父母的教育,你家孩子的那种内心感受我怕也是悲伤之至的。时代在前进,我们也必须前进。那种棍棒教育如今在学校就已经做出了极大的转变,家庭中的棍棒出孝子,也不再提倡了。我想当今时代棍棒出孝子,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命题。
《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有这样的一句话说卖不掉火柴,回去后,父亲会打她的。还有另外一句话,说小女孩点燃了一把火柴,奶奶出现在亮光里,在这世上,奶奶是唯一疼他的人。她跟随着奶奶在光明和快乐中飞走了。这足以说明孩子认识爱是与打骂直接有联系的。即使你真的非常爱他,他也会感受到你打骂他的时候,爱已经与经常的打骂扯平了。
最后打骂孩子,孩子会有怎样的表现,要么被你打骂怕了,感受不到人格的尊严,感受不到自己的优点,破罐子破摔,对自己一点都不自信、没有自尊。即使他的学习成绩上去了,但他的心里是自卑的,是没有幽默的能力的,除了唯唯是诺,除了点头称好,不敢对别人说不,不敢提出自己的见解,隐藏自己情绪不愿表达。即使是个成功的人,可能也不认同成功的自己,别提幸福感了。要么在你打骂过程中,他在积蓄能量,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说不定会上演宫廷大戏,有一天推翻父母。重者我不敢去想,大家可以去脑补。亲生儿子亦如此,况养子乎?
我说这么多,只是强调打骂孩子并不能起到很好的教育作用,真正的教育是需要用心用智慧的。
不说多了,可能一辈子不打骂很难做到,但是我想你少打少骂或少数关键处让他长记性的打骂终是比经常打骂有好处的,冲着这些好处那就加油吧,继续修为向着不打不骂而且教育好孩子进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