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二三五:被“雕花”的镜子
问“有所忿懥”一条。
先生曰:“忿懥几件,人心怎能无得?只是不可‘有所’耳。凡人愤懥着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着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且如出外见人相斗,其不是的,我心亦怒;然虽怒,却此心廓然,不曾动些子气。如今怒人亦得如此,方才是正。”
“有所忿懥”出自《大学》——“身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
黄以方就《大学》中“有所忿懥”一条向先生请教。
阳明先生说:“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几种情绪,人心里怎么可能会完全没有呢?只是不应该有‘所住’罢了。人在有所忿懥的情况下加上一份着意,就会愤怒得过度,这样就失去了心廓然大公的本体意蕴了。因此当有忿懥的时候,心就不能保持中正。如今对于忿懥等几种情绪,只需要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在意,心体就自然能够廓然大公,保持其本体的中正平和。好比是出外看到别人争斗,对于错误的一方,我心中也会有愤怒泛起,然而我虽然感觉到愤怒,但我的心却是坦然无私的,不曾因过分动气而失其中正。如今对别人生有所愤怒时也该这样,这才是中正平和。”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王阳明讲“物来顺应”,讲“随感而应,无物不照”都是一样的意思。把人心的本体比作一面镜子,镜子中呈现出的各种物像并不是镜子本身,正因为镜子本身是“廓然大公”的,才能“随感而应,无物不照”。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些情绪,都是人心这面“镜子”随感而应的结果,是事物投射到人心这面“镜子”上的自然反应,不能因为这些投射,致使镜子“破碎”掉——失去“镜子”的本体精神。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只对客观世界作出反应,而不为客观世界所着相、改变的,才是那个“廓然大公”的本心。忿懥、恐惧、好乐、忧患在人心中不可能完全没有,它是人心在客观事物作用下的自然反应。只是不能让这个自然反应搅扰和改变人心体的廓然大公、无物不照,只是不能因为这些情绪的驻留而人为地生出是非来。“人”“为”这两个汉字,合起来又是一个汉字——“伪”,人生要去伪存真,就是要克服这种背离心之本体的“人为”。所谓“背离人心”“离心离德”,都是这样的“人为”。
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些情绪,是客观事物在人心这面镜子上投射下的映像,而不是人心这面镜子的本质。人心这面镜子的本质是光洁无私的,是廓然大公的,是随感而应、无物不照的,同时也是“应无所住”而生的。一旦“有所住”,就不再是一面镜子,而是一块画布了。
生产镜子的厂家有一种产品,上面浅浅地雕刻了些很漂亮的图案。如此一来,照镜子时,总会有这个图案在。这原本是围着“美”的设计,最后却成了困扰照镜人的“鸡肋”,每每要完全地照出自己的映像时,总要动动身子错开那些图案才行。
镜子不称意了,我们可以换一面。人心不称意时,我们能换一颗吗?
《大学》讲“有所忿懥,则不得其正”这些话时,是因为世间有一类人,是“不得其正”的。他们因为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一类情绪的太过着想,终身困在其中,人心像那些被雕了花的镜子,每每想要更清楚地投射这个世界的映像时,都会感到些微的“不得其正”,很难体验到内心的中正平和。越是想真切地看清心中投射的映像,越是绕不开那些情绪的“雕花”。这个世界上,内心被自己“人为”地雕了花,一生陷入到某种情绪之中难以自拔的比比皆是。
完全不受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些情绪的干扰,何其难也;被忿懥、恐惧、好乐、忧患这些情绪在心体上雕了花,一生走不出某种情绪的影响,又何其可悲也。
被雕花的镜子,或许还是镜子;被“雕花”的人心,还是人心吗?
本体之正,何其难守,毕竟“人心惟危”;本体之正,何其微妙,毕竟“道心惟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