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夏村的村长是我的高中同学。个子不高,长得很精神,双眼皮儿,短发,宽厚的嘴唇。说出话来让人很中听,上学时他是班里的班长,后来因为家庭条件不好,高中上完就不上了。
他在家闲着没事的时候,大队书记找到了他,说夏俊好歹也算个知识分子,不能老在家呆着呀,有没有外出的打算?
夏俊说,家里还有六亩地,哥哥在外地工作,家里就我一个男劳力,我要是再一走,这活就落到我妈一个人身上,她岁数也大了受不了。
大队书记说现在学校正缺老师,你不如先到学校里当个代课老师怎么样?
夏俊想了想又和母亲商量一下就同意了。
代课老师的钱少一点,但既然答应了大队书记,总要把这个事情做好,夏俊带了两年的代课老师,这三年时间他几乎跑遍了周围的村庄。
这是他的第1份工作,夏俊干的格外认真。对待学校的孩子犹如亲哥哥一般。在学校教完之后,他还要去家访。
他的无私付出赢得了周围村庄村民的信任,很多家长都想把孩子送到他们班。后来还有家长给他送了一面锦旗,挂到了办公室。
干了三年的代课老师,挣不到钱不说,有时候还要倒贴钱。母亲对他颇有微词,但一时半会儿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恰巧留夏村进行换届选举,在邻居的鼓励下,他报了名。
大队书记连夜给他支招,教他怎么上台演讲,都讲什么内容等等,经大队刘书记这么一指点,夏俊再结合自己的平时教学口才,没想到他脱颖而出,得到了村民的信任。
教学和干村长是两码事,教学只要把孩子教好就可以了。但是干村长,村里面的事务多的很。他是给成年人打交道,东家长西家短,有什么事都是他出面去解决。
光解决这些杂事,就要耗费很大的精力。夏俊还有一个更大的理想,就是带领本村的村民致富。
留夏村在全县是数得着的贫困村庄,这里交通不便,人们的思想觉悟不高,已经习惯了农耕的生活,没有人愿意做出改变。
他对未来的展望也得到了刘书记的大力支持。刘书记对夏俊说,年轻人甩开膀子,加油干!我在下面全力支持你。
第1个走出留夏村并在外面挣到钱的人是夏红昌。这个人思维活跃,见什么人说什么话。
他外出不到三个月便回来了。回来之后大家都知道他挣到钱了。吃的喝的穿的都能看得出来。
刘书记听说之后,想让自己的儿子跟着夏红昌外出挣钱。
没想到夏俊极力反对。
夏俊对刘书记说道,夏红昌外出挣钱做的是什么生意没人知道。问他他也不说。你说这人挣到钱之后,总该对自己的家人好些吧。但是夏红昌对自己的父母仍然和以前一样。
甚至中午的时候连碗面条也舍不得给老人家端。夏俊对这些事了如指掌。
刘书记说,兴许他做的事是保密的。如果让人知道了,别人学了去,他自己就没法挣钱了。
刘书记通过其他途径,让儿子跟着夏红昌学做生意,外出挣钱。
因为这事夏俊和刘书记之间有些也不愉快。
当派出所的民警找到夏红昌时,此时的夏俊已经外出打工了。
他的观察没有错,夏红昌干的的确是违法生意,刘书记的儿子也参与其中了。
刘书记由此对夏俊怀恨在心,他曾经对别人说过,没有夏村长的告密,派出所的人根本不知道这回事,夏俊一气之下,村长也不干了,便外出打工去了。
几年之后刘书记在报纸上看到了,离他们30里远的小刘寨村,发展了种植产业,村里的老百姓都致富了。
他决定带着人前去参观。
让刘书记没想到的是夏俊外出打工的第2年就被小刘寨村给聘走了,当上了种植专家。
包吃包住,而且村民又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
刘书记充满歉意的对夏俊说道,还是回咱们大队吧,这里出多少钱?咱们也出多少钱,再说家里面的有个什么事也好有个照应。
夏俊说,等这一季过去,再说吧。
夏俊不愿意回村,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有一次他外出有事,母亲在家生病了,三天时间竟然没有一个人过去问问,差一点就病倒在床上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