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五种形态的人,怎样分别治疗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58919/fa5557d5d55e4ac1.jpg)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黄帝说:对待五种形态的人,怎样分别治疗呢?少师说:太阴型的人,体质多阴而无阳,他的阴血浓浊,卫气运行滞涩,阴阳不能调和,筋缓而皮厚,不用疾泻的针法,病情就不可能好转。
“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少阴型的人,阴多而阳少,胃小而肠大,六腑的功能不能协调,足阳明胃经的脉气小,而手太阳小肠经的脉气大,必须仔细审察后再进行调治,否则,其血就易于脱耗,真气容易衰败。
“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太阳型的人,阳多而阴少,必须谨慎地调治,不能再泻其阴,只可单泻其阳,但如果阳气过度损伤,就容易导致阳气外脱而使人发狂;如果阴阳都过度脱耗,那人就会突然死亡或晕死而不知人事。
“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在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少阳型的人,阳多而阴少,经脉小而络脉大,由于血脉在中而气在外,治疗时当充实其阴经,而泻其阳络。但如果单独泻其阳络太过,以致气脱而形成中气不足,那就很难治愈了。
“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阴阳和平的人,阴阳之气协调,血脉和顺,应谨慎地诊察其阴阳的变化,观察其邪正的盛衰,并端详其容貌和仪表,再研究他是在哪一方面有余或不足。凡邪气亢盛,就用泻法;正气不足,就用补法;如果没有明显的盛虚,就从病症所在的本经进行治疗。以上就是调和阴阳,分别五种人而施治的原则与方法。
![](https://img.haomeiwen.com/i26858919/a478931493be766d.png)
(原文)
黄帝曰:治人之五态奈何?少师曰:太阴之人,多阴而无阳,其阴血浊,其卫气涩,阴阳不和,缓筋而厚皮,不之疾泻,不能移之。少阴之人,多阴少阳,小胃而大肠,六腑不调,其阳明脉小,而太阳脉大,必审调之,其血易脱,其气易败也。太阳之人,多阳而少阴,必谨调之,无脱其阴,而泻其阳。阳重脱者易狂,阴阳皆脱者,暴死,不知人也。少阳之人,多阳少阴,经小而络大,血在中而气在外,实阴而虚阳。独泻其络脉,则强气脱而疾,中气不足,病不起也。阴阳和平之人,其阴阳之气和,血脉调,谨诊其阴阳,视其邪正,安容仪,审有余不足,盛则泻之,虚则补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此所以调阴阳,别五态之人者也。
今天学习了对待五种形态的人,怎样分别治疗。且继续学习,今天就学到这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