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
早晨听了自序,很感动于蒋老师真诚,朴素,我对本书有很大的期待。下午五点才拿到书,我对第一章的“要教就教成堆的技巧”比较感兴趣,因为我是不注重教技巧的老师,非常想知道技巧怎么交,成堆的技巧有哪些,也很期待老师的分享,促进自己的教学。相信通过本次共读,我对习作教学会有新的认识,教学能力会得到提升。
5月16日:第一章3-14页
班上的习作困难学生,需要更多地得到老师的关注。之前觉得讲过了你怎么还不会?说过的怎么自己一写就跑题或者长话短说?不是讲过了所有的孩子都会了,有时候,困难学生真的有困难,有困难而不自知。正如蒋老师描述的学生,觉得自己写完了,字数符合要求,细读内容,言之无物。这也正是蒋老师说的习作需要技巧。特别是这些学生,需要关注,需要实用的技巧,帮助他们有方法,提升自信心。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明白了教技巧是为了缩短天生能力之间的差距。
我有一个疑问:貌似有些学生真的是有天赋,行云流水,超越老师的技巧;有些学生,固定的使用技巧类的开头,布局,结尾,怎么办?还有一些学生,技巧教也教不会,是老师的问题吗?
困难:面对67人的班级,总是有十个左右的孩子的习作不合格,怎么应对这个事情?单独留下一对一?增加老师和孩子的负担。反而就是这部分孩子,家长无意识引领孩子阅读,甚至不懂的也没有能力指导孩子。时间从哪里来?怎么把阅读与习作结合?怎么家校合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