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是先进文化,民族文化,出自同源,天人合一。
经过这几个月的阅读和学习,实在是感觉古代文化的发展非常独特,上古之时,就已经完全确定下来了,后世只是在不断的从战乱中恢复,这种确定性是指找回原理,而补充细节。
只能说上古的圣人过于厉害了。虽然身处原始或者部族社会,却得到了万世不易的道。后世无法超越,也无从超越。天人合一,比这个境界更高的境界根本就是无法定义的。
虽然,近代以来,遭受挫折,而不断接纳西方思想,但是,这些东西毕竟是外来的,看似变了,实际变不了,很多东西已经深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词汇,习俗,历法,天文,世俗目标,精神追求,人们立身处世的所有领域都已被思考过,争论过,甚至给出了正确的答案。这些正确答案无不是与道契合。
不过,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很多东西因为不加解释,而是通过隐喻,秘传的方式传承,导致了解释的缺失,不断的中断然后找回,众说纷纭,不知真假。后世的圣人都是给出了古经的解释而力压一个时代,而且几乎都会认为古代圣人的智慧深不可测。
真的是很独特,可能在世界范围都是很少见的。西方的发展,总是称后胜于前,不断进步,越发展越强大,这种认识,和古代是截然不同。
文化到底起什么作用?文化反映的是人们对世界的态度,购物和品牌说明人们认为世界就是物质堆砌的,人们需要的是占有足够的物质,祭祀和祈福说明人们认为世界有灵,人们需要精神的依靠。纯粹物质的世界,是一个绝望的,短暂的,变动的世界。因为物质总是流动的,人们控住不了这种流动,得失不断发生,内心疲于应付,而当形体消散之时,生命随即消失。这种世界中的人,最初会因认识到许多的物质而喜悦,而后就因为熟悉而乏味,在然后过于熟悉而麻木,最后因生命消散而恐惧,虽然生活继续下去也没什么值得期待的。在这种世界观下,人们找不到稳定的东西,因为物质本来就是不稳定的,即使看似稳定的事物也会因为了解的增进而意识到不稳定,所以知识越多,可能会越发痛苦。
认为世界有灵,那么人就得到了解脱,精神总是稳定的,人们总可以确立一个从未变动的精神然后持守他,在生活的任何时刻体现他,即使物质来来去去,只要依然持守这个精神,内心就不会陷入恐慌之中。西方的宗教为何长盛不衰,就是这个原因,失去这种精神信仰,生活就失去了意义,人是活不下去的。这一套,放在这里,就是儒家思想,即使不合理,却可以提供一种安全感,假如将其视为束缚而打破,那就倒霉了,在找到下一个替代品前,要么沉沦于物质占有中,要么找不到生活的意义。儒家的东西,确实不符合现在的要求了,所以有了新的家国主义,这也可以说是替代品,可以让人找到生活的意义。只是,很多人似乎也不怎么认同,那就需要自己寻找合适的精神寄托了,毕竟强求不来。
佛道文化,易文化,作为社会中的隐藏存在,其实就非常合适,在古代,儒道佛都是可选的道路,适合那一个就入那一个的门,虽然未必能有所成就,至少内心不会再惶恐不安。可是,这种精神文化传承出现了断层,这就是对迷信,旧社会事物定义扩大化导致的(在西方就是上帝已死,破除宗教的行动),结果后来之人往往意识不到精神的重要性,也没有公开宣讲的人了,这是非常可惜的,心理问题的大众化,就在于这种精神的缺失,人们只看重物质利益,可是物质是变动不居的,每一次变动都会带来心理创伤,长期下来,自然就出问题了。
不过,现在商品来势汹汹,即使有了便捷的传播平台,恐怕也难以立刻见效。只是,问题不能任由其发展下去,等到年轻一代逐渐失去了对精神生活的认识,沉溺于物质占有中,等到物质变动之时,其人生意义也会遭受重击,那时至少可以找到痛苦解脱之法,找到古代精神文化的传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