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作者:浅殇忆流年
丨公众号:文武之道定乾坤
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应该经历过这样的感觉,也看到别人有这种说法,那就是:多看一些大部头的书是有好处的,但是我们根本看不进去。
有一些人把这种原因归咎于一个人没有耐心,当然了,这也是原因之一。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对书中所描写的这些内容,完全提不起兴趣,不觉得是有意思的事情,所以也就很难的全身心投入。
对于我们喜爱的食物,我们总是想多吃一点,对于我们喜欢的物质,我们总想拥有的更多,对于我们喜欢的人,我们总希望他能常伴我们身边,同样的,如果我们对一本书感兴趣的话,我们可以一口气从头看到尾,同时还有自己深刻而透彻的感悟。
我们喜欢的书籍,我们感兴趣的书籍,会觉得这一本书对我们自身非常的重要,或者说可以增加我们的乐趣,总的来说就是对我们有用的,所以我们愿意去看,而且也能够看懂。
对于一些大部头的书籍,我们只不过是通过别人的口口相传,知道它的作用,也知道它的好处,但是对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却不认为他真的有用,对于既没有乐趣又没有作用的书籍,我们是肯定不愿意花时间去看的。
在我们面对人事物的时候,我们会调动所有一致的信息,来对我们所面对的事物进行分析、判断和了解。
比如当我们面对一个小孩子的时候,无论他做出什么样的反应,我们都能够理解他的动机所在,因为他所做的,都是曾经我们所经历过的,所以我们知道如何面对一个小孩子,知道他的哪些请求是对的,哪些请求是错的以及如何对待他的请求,哪些应该满足,哪些应该拒绝。
但是当我们面对比我们大的很多的年长的人的时候,我们通过调动自身一致的信息,却依然了解甚少,所以我们会逗小孩子玩,但是没事不会逗比我们年长的人去玩儿,因为我们根本不知道他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就像我们会养一些小猫小狗,但是一般人不会去养藏獒,比喻不是很恰当,这是为了说明有些是在我们的掌握之内的,我们就易于理解,没有在我们掌握之内的,通常我们都了解不够。
这就像我们曾经看过的书籍是一样的,对于我们能够看明白的,都是我们有所经历的,所以我们能够看明白,也能够指出文章当中对的地方和不对的地方,对于这样的数据我们就能看下去,因为我们能够看懂,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但是对于大部头的书籍,比如四大名著一类的,虽然我们知道他的名著,但是有相当一大部分的人没有看过,有时候我们还会认为他们是过时的。
比如红楼梦所描述的内容,是一个非常大的家族的事情,但是如今我们的生活环境,都是1栋楼1栋楼当中的一小户一小户,所以我们很难去理解当时的情景,不符合现实的,我们就以为它是过时的。
就是对于看红楼梦,或者其他很多大部头类似小说的书籍,我们并不是看书中所描写了什么,而是看书中每一个人物的不同命运,看当时的时代对每一个人的影响,看每一个人是如何面对问题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对于现在我们很容易解决的问题,对于当时的人却是天大的难题,如果我们能够生活在当时的时代,对于当时的一些人所做的超越时代的行为,我们会认为是离经叛道,认为是错的,但是我们站在如今的角度去看小说当中的人物,就知道他们是多么的艰苦卓绝,多么的超越时代,多么的让人赞叹。
也就像杨绛先生所说的,没有丰富的人生经历,我们是很难读懂书的。
很多事情,如果我们没有亲身经历,没有体验到当时的风土人情,没有体验到当时的风吹雨打,没有体验到当时的思绪万千,这是从书中寥寥的几个字当中,我们是很难达到感同身受的,所以古人会说,事非经过不知难,也告诫我们智商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我们应该积极的增加自身的实践,增加在实践当中获得的质感。
经历过了,我们才能够了解真实的感受,才能够明白事情的来龙去脉,才能够提出有建设性的建议,而不是通过无根无本的思想,或者道听途说的言语,去对别人指东道西。
读书学习是为了做事,前人留下文字,通过文字给我们留下经验,是希望能够知道我们把事情做得更好,而不是只停留在读书学习,如果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面,我们会觉得学而无用,也会觉得越学越空虚,而不知所学为何,所要做的,就是要俯身干起来,而不是怕脏怕累,怕流汗,怕没面子等因素而什么都不做。
再比如我们都知道的,隔行如隔山。对于做工程建设的人来说,如何做工程对他来说比较简单,可是如果让他去写代码的话,他就会觉得千难万难,但是对于计算机行业的人来说,写代码真的是太简单了,如果让他去建设工程,他就会感觉完全没有头绪。
当然了,凡事都不容易,只不过相对来说,对于做工程的人来说,即便这个事情再难,他至少知道如何入手,但是对于写代码就不知道如何入手,对于计算机专业的人来说,写代码知道如何入手,干工程就不知道如何入手了。举这个例子是想说,每一个人过去把时间花在哪里,我们才能把哪一方面做得更好,我们的过往经历塑造了我们。
在做的过程当中,在实践的过程当中,我们获得了一种质感,我们知道一件事情的难点在哪里,也知道如何去入手,即便一件事情再难,我们知道了从哪里入手,就可以开始慢慢的一点一滴的做,去解决这个问题。
最怕的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会。
在网络上面看到一个小故事,是一个北大的学生参加高晓松作为评委的一个节目,北大的学生说自己学了一身的本事,一身的知识,却不知道未来要干什么,所以征求评委自己应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
高晓松的点评也是非常严厉的,说你的意思就是说:“你做什么都行,做什么都能做好,所以你什么都没做?”
父母和国家付出了大量的心力和投资,说的高大上一点,就是培养一个人成才,成为栋梁,而这个栋梁却说,我应该找一个什么样的工作才好呢?又轻松,工资又高,又能有面子?
在如今的大基建时代,在我们国家走向伟大复兴的时代,一个人难道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吗?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如果自己的力量比较弱,那么你就把自己照顾好,不给国家添乱,如果你的能力比较强,那么哪里需要去哪里,去了就要解决问题,干出一番天地,而不是空想自己什么都能行。
我们学习历史,就是让我们知道我们的国家是怎么形成的,我们的历代先贤是怎么做的,我们学习政治经济文化,就是让我们知道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很多人学了,反而学迷茫了。
没事了可以想一想,在自己享受国家发展红利的同时,自己为国家的建设添砖加瓦了吗?自己做事情尽心尽力了吗?还能做得更好吗?若如此,定然不会迷茫。
勇敢的投入到社会实践当中,付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劳动,获得一份收入,循环往复,自然能够明白我们的所学意义所在,才能够让我们变得通达磊落。
我们过去的所学所作,塑造了如今的我们,所以我们要不断学习,也要深入实践,不要成为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我们的时间我们动手做事情可以激活我们的思维,把我们千头万绪的思维理出一个思路来,所以说学习和做事是相辅相成的,而不是割裂开来的。坚持学习多做事,增加我们的经历面,这样才能够让我们理解更多的事情,变得更为通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