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亲子教育婚姻育儿
拖延、冲动、不自律,都不是因为缺乏理性

拖延、冲动、不自律,都不是因为缺乏理性

作者: 嘟爸悠妈 | 来源:发表于2019-07-25 08:05 被阅读0次

我反应迟钝。

当别人跟我说一件事的时候,我总是要过好半天才理解别人的真正意图,想出解决方法,而这时候别人都已经做好了选择在等我了。有时候,在压力状态下,我也可能不得不做出一些不明智的决定,但过几秒钟或者几分钟我立马就明白这个决定是如此愚蠢,完全不是一个理性的选择,我明明有更好的选择,但我没办法第一时间做出这种选择。

比如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段时间我冲女儿吼叫,当时并不会觉得这是错误的,但话已出口就感觉很不妥,事后反思总觉得明明自己有更好的处理方法,为什么选择了最差的哪一种来解决?

很多事情我们都知道对错,但最终都无法朝着希望的方向发展。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

知道频繁看手机影响工作和学习,但依旧忍不住拿起手机看;

知道健身比躺在家里更重要,但依旧不愿迈出家门;

知道当日事,当日毕,但依旧放不下手机,关不了电视……

我原以为这些是自己拖延症犯了,时间管理不够好等原因造成的。

但最近看了鲍勃·尼斯的《决策的力量》,我才发现,这些原因都是表层现象,深层原因是我们大脑思维系统出了问题。

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人的大脑每秒接受的信息量高达 1000万比特,相当于最初的网络满负荷运转时传输的数据量,但人脑的处理速度只有50比特。就像一个极端的大漏斗,直径几十公里,却只配了一根头发丝大小的出口管道。

相比接收到的信息,人脑的处理太少,而剩下信息的处理功能全部依赖潜意识进行。

(图片来自pixabay)

人们做出的决定,绝大多数是潜意识的做出的,不是深入思考后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当然在此过程中,大脑为了提升速度,采取了自动决策,甚至进化出了操作捷径,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

适应社会规范

罗伯特·西奥迪尼在《影响力》中提出了一种影响力武器——社会认同。我们大脑会默认社会规范是正确的,别人都选择的一定是准确的,所以我也应该做出一样的决策。

比如我们看到身边的人都在为某项公益事业捐款时,多数情况下我们也会选择支持和捐助,我们看到亲朋好友都用了某样东西,我们也会下意识的决定买一个。同样处于这个原因,电视节目中的广告效益才表现的如此出众,明星所代言的产品销量才会如此之高。

规避损失

你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出门去坐公交车,但你到了公交车站,发现公交车刚走,下一班要很久之后才会到。这时总是很后悔,并想出很多种可能,如果刚刚过马路的时候跑几步,而不是等下一轮红灯,如果刚刚下楼的时候再快一些,如果今天没有顺道扔垃圾……就一定能赶上这班车。但是,如果你要坐的公交车已经走了很久,你却并不会因此而深感难过。

你会默认为恰巧错过的公交车是自己的损失,而你讨厌这种损失,所以才耿耿于怀,一直想各种可能性,即便这些都已经不可能在实现问题。

收取当下受益,把未知和成本留给未来

朝三暮四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一个人用榛子喂猴子,他先给出一个方案,早上给4个晚上给三个,猴子很不开心,晚上怎么能比早上少呢?于是这个人改变了策略,早上给三个晚上给4个,这下猴子就很开心了,因为晚上比早上更多。

我们一般都会嘲笑猴子,一叶障目不见全局。然而如果交给我们的大脑来选择,很大概率上会选择朝四暮三,这不仅仅是因为我们知道总数不变,而是因为我们愿意把更多的受益留在当下,而把损失和成本留给未来。

不信你看这个例子,如果现在给你100块钱或者一周后给你110,你会选哪个?这个选择大家都有。

但如果是一年后给你100,一年零一周后给你110,你会怎么选?大多数人会选择一年零一周获得110。

你看同样是相差一周,但更多人选择了多等一周。这是因为眼下受益看不见了,而一年和一年零一会走都是未来,我们不在乎多等一周了。

这也是能解释为什么我们会拖延。宁愿躺在床上刷抖音,看电影电视剧,也不愿意起来去健身,不愿意起来去看书;很多事情明知道今天完成最好,也想着先睡觉明天再做。其实就是因为大脑对当下受益的偏好造成的。

我们了解了大脑这种自动决策存在很大问题,经常做出一些愚蠢的决定,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办来规避这些损失和不利呢?请看我们下一篇内容。

相关文章

  • 拖延、冲动、不自律,都不是因为缺乏理性

    我反应迟钝。 当别人跟我说一件事的时候,我总是要过好半天才理解别人的真正意图,想出解决方法,而这时候别人都已经做好...

  • 怎样避免一到群体就变傻的怪圈?

    群体是一群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合批判精神、缺乏理性思维的人,简称“无脑的脊椎动物”。 在《乌合之众·大...

  • 当一个人淹没到群体中,会有多可怕?

    群体是一群冲动、急躁、缺乏理性、没有判断力合批判精神、缺乏理性思维的人,简称“无脑的脊椎动物”。 在《乌合之众·大...

  • 2020-06-17

    群体具有的某些特点,比如容易急躁冲动,遇事缺乏理性、判断力,批判精神缺乏,喜欢夸大感情等。这些特点总是可以在进化形...

  • 【自我】行动力&自律:有的时候,需要身体更快一步

    先做,你的理性会说服你大脑里感性的不情愿的。 你总以为自律很难,那是因为你不知道自律之后有多爽。自律不是永远断绝,...

  • 2022-07-29

    背后有事实,眼底有乾坤,胸中有正气,心头有温暖,不冲动,不盲从,用理性温暖看周遭。 亲情、友情、爱情都不是婚姻,说...

  • 如何做到自律?

    很多人之所以不能成功,大多是因为缺乏自律能力。对了,还有懒惰,拖延症,这些往往会阻碍一个人取得成功。

  • 父母不成熟?

    父母不成熟的五个特征: 1、缺乏自律,不约束自己,只责罚孩子。 2、经常被情绪左右,情商低,缺乏理性。常呵斥,甚至...

  • 情绪“大小便”

    情绪化是什么! 情绪化,就是不能用理性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在感情强烈冲动的情况下,做出的缺乏理智的行为! 造成伤害...

  • 书单推荐‖这5本育儿书,你一定要读一读

    “教育失败,从来都不是因为缺乏爱心,而是缺乏对孩子的理解;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知识。” 01 你是容易暴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拖延、冲动、不自律,都不是因为缺乏理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fcr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