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福

作者: 林欣依666 | 来源:发表于2021-10-01 22:55 被阅读0次

何为惜福?

惜福并不是在某种特定关系里的行为,不是把他人对自己的好当成习惯,而是心怀感恩,接受了他人对自己的好,就要想办法回报更多的“好”出去。

在《观音普门品》中,无尽意菩萨听闻供养观世音菩萨,能得无量无边福德,遂决定把珍宝璎珞献给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不肯收,无尽意菩萨恳请之,最后如来开口了,观世音菩萨才勉强收了。

观世音菩萨虽然收了珍宝璎珞,并没有收起来放着,而是把它分作二份,一份奉释迦牟尼佛,一份奉多宝佛塔。

按理说无尽意菩萨的供养观世音菩萨完全可以自己享受,但是观世音菩萨并没有那样做,而是在无法拒绝之后,把珍宝璎珞转赠给了更高位的佛。

观世音菩萨不是没有福气享受供养,她的转赠行为,是让无尽意菩萨的恭敬心流动起来了,这种流动,让供养变得有意义,也让“福”流动起来了。

在世人眼里,我得到的就是我的。但这世间的一切都是泡影,连我们的身体终有一天也会消失在无垠之中,那些我们活着时努力得到的,最终也不过是幻化的存在。但我们依然习惯于得到,得到财得到爱,一切可得不可得的都想要得到。

“得到”对于修行人来说,是一种考验。我们该如何得到,又该如何正确看待“得到”?

此刻脑子冒出一个词——“舍得”。

佛教教义里对舍得的解释:“舍得”者,实无所舍,亦无所得,是谓“舍得”。佛家认为,万事万物皆在“舍得”之中成就自身。

当我们把“舍得”两个字拆开来会发现,“舍”在先,“得”在后。也就是说,无论何事,我们要先“舍”。

无尽意菩萨“舍”了珍宝璎珞,“得”的是无量无边功德;观世音菩萨“舍”了无尽意菩萨的供养,“得”的是无上甚深微妙法。

夫妻关系中,我们舍去了力气,舍去对自己有利的东西,舍去了偏见,舍去了执念,得到的是和谐共处,得到的是流动的爱。

在职场,我们舍去了体力,舍去了抱怨,舍去了是非心,舍去了八卦心,把精力放在业务上,得到的是成绩,收获的是成长。

当我们懂得舍去执念,舍去偏见,和睦就能在舍去中流动。

当我们明白舍得的意义,把付出当成习惯,把得到当成“付出”的动力,进而去付出更多,如此,“福”就能产生良性流动。

当我们得到之后,怀着感恩的心,去包容、善待他人,去付出更多,我们的“福”便开启了善循环。

福,说到底就是我们心里的善念,懂得感恩的心。师父说,修行人要多种福,种福就要多行善,多付出;故而,所谓惜福,就是要多积善,多感恩。

一个持善念善行的人,得到之后感恩并且努力付出,那才是真正的有福之人。

ps:

柴静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了这样一句话,真正的僧人只是像妈妈一样,讲最普通的人生道理。

诵经之后我才发现,佛经讲的就是最平常的人生道理。

做什么,怎么做,取决于我们的发心。心正,念正,能量自然正!

                   

相关文章

  • 知福惜福

    人 惜福 才多福 知福惜福 福泽才绵长 唯有知福惜福 人生才幸福一生 不懂福也不惜福人 福气自然会弃你远去 人生一...

  • 惜福

  • 嵩岳一句话智慧23

    只有经历过苦难的人,才懂得惜福。惟有惜福的人,才能过得充实。

  • 惜福

    一个年轻人问长者:“人生在世,应该注重什么?”长者说:“惜福。”年轻人又问:“什么是惜福?”长者说:“惜福就是珍惜...

  • 惜福

    一 、弘一与印光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辛亥百年之时读到此句,有特别的感触。历史犹如混沌,窥视一斑...

  • 惜福

    以前住在步梯楼顶层的复式楼时,觉得每天都要爬楼梯很痛苦,跟爱人商量后决定卖了换一套电梯楼。 但目前楼市...

  • 惜福

    今天中午,从延安路商店下台阶打电话的时候,看到了有一位拾荒的人在我们邻居丢弃下的饭盒寻找食物吃,马上停止了电话对他...

  • 惜福

    今天在微信里看到了一则报道,一对年轻人结婚,动用了五十辆豪华汽车,组成了车队接亲和送友。 看着如此豪华的...

  • 惜福

    两天前,七十多岁的大姨父病逝了。我印象中大姨父一直是富富态态的,家境不错,子女也都生活得很好。小时候去姥姥家,...

  • 惜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惜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hp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