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个不甘现状的人都想努力推翻现状,但在人群中放眼望去,能真正改变的人少之又少。
每年跨年时很多人都高调地立着各种flag,到年终时默不作声;少有人能悄无声息地努力,默默无闻地坚持,最后惊艳所有人。
想要改变却不知道怎么做?
其实你只差了一个决定!
一个愿意独挡一切因改变带来的未知和恐惧的决定。
这个决定并不容易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07401/d84b557be955aad3.png)
长期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呆着、在固定思维模式、评价体系的浸润下,就会形成舒适圈,当因为改变,去打破这个舒适圈壁垒的时候,就会面对未知和挑战,让人产生心理不适。
趋利避害的本性就会浮出,会有一些人在面对挑战时,打退堂鼓,被现实的冲击,打回原形。
《海上钢琴师》中的1900打出生起就在客轮上度过,因为遇上令自己心动的姑娘,起心动念,想要离开客轮,开启新生活。
却在出舱门的那一刻犹豫了,看着直立高耸的大楼和四处蔓延的马路,意识到自己与船舱外的世界从没有过任何交集,难以像操纵钢琴上的88个黑白键一样轻易地融入,遂选择了放弃,与客轮共生死。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07401/65f6f5ac4a07408f.png)
迈出客舱,开启新生活对于1900来说,近乎是一场可怕的重生,先前的所有生活经验都要刷新归零。
相比之下,呆在客舱至少还能在歌舞会上弹奏着钢琴,享受着他人的称赞,观察着各色人物,乐趣横生。
突破舒适圈的壁垒,意味着你要舍弃这个舒适圈带给你的一切好处。
无论是身份认同感、自我定位还是归属感,一旦踏出可能就不复存在。
就像你身处的热带雨林突然切换到了苔原,眼前遮天盖地的绿色海洋变成了漫无边际的大地,你会难以接纳这巨大的颠覆。
况且,改变是一个过程,需要一次次地走出舒适圈,去获得新的经验和可能,我们过去的习惯模式会带着熟悉的安全感和控制感,诱惑我们一次次地回到那里。
知名微信公众号—周冲的声色影像的号主周冲,原本在老家县城做着安稳的初中教师,因为不甘于在环境闭塞的县城、体制内度过一辈子,便选择了辞职,去往广州发展。
领导曾劝说她,多少人削尖了脑袋想钻进来,你离开是会后悔的。周冲毅然决然地选择了与普世观念背道而驰,像孤独的原始人,迁移至新的蛮荒之地,开凿栖居地。
曾经的“岁月静好”、“旱涝保收”都通通与她无关了。这就是选择了心之所向的代价。
心之所向的选择是值得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07401/a2087119471bcb34.png)
周冲拿起“写作”这把锤子,像《肖申克的救赎》中身处监狱的安迪一样,日日凿、夜夜凿,终于成为了那只关不住鸟儿,获得了自由新生。
她通过自媒体写作,开启了自己的事业,拿到了广州户口、买了房、也买了写字楼。所做之事,皆为此生所求。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像周冲一样,舍弃现世安稳,冲去“厮杀剧烈”的“战场”。但只要是源自心声的想法,为之改变都是值得的。
为心之所向而改变,你会发现,时间的利用是一种精神的滋养,每一分每一秒都在成就你,而非消耗。
改变的福报总会到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07401/f9bf3aacaa496610.png)
“诗和远方”的受教人高晓松曾从清华的电子系退学,凭着对编剧、音乐创作的喜爱,进入北影的导演系研究生预备班学习,却在考研时发挥失利,但他凭着扎实的专业功底,获得了某电视中心的编导实习的机会。
也许你努力了,突破了,但仍然求之所不得,请相信,总有一个拐点它会以另一个形式让你得到。得到,是需要时间的。颇具先见之明的古人也说了,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https://img.haomeiwen.com/i24407401/c998c19f5a8aa6ba.png)
鸡蛋从外打破是食物,从内打破是生命。
你是选择在被动的生命中蹉跎时光,还是在多元的挑战中获得新生,全在于你自己。
改变只需要一个发自内心的真正的决定,你愿意走出舒适圈,舍弃眼前的一点利,接受未知和挑战,你就能在未来收获更广阔的天地。
愿时光荏苒,初心不改。
我是@木槿之初荣,985研究生在读中,关注我,让我们一同蜕变成长,逆风而行,迎接更广阔的蓝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