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总是后知后觉的。多年后看怀旧剧场却被《金粉世家》给迷住了。因为不满意陈坤犹如鸦片鬼般病态的扮相,于是找来原著,想勾画一个属于自己的金燕西。
草草读完,感触良多,先是痛心我把大好的时光浪费在手机阅读上,那些又臭又长情节雷同全无文采的网络文学居然打发了我那么多个百无聊赖的日夜。货比三家,比过了就再也不能读那些口水文字。
先是把原著和电视相对照了一番,发现这部电视剧之所以成功在于很大程度上忠实于原著,如同经典84版红楼梦,人物的每一句对白都是在书中能找到的。于是想到了李少红的红楼,想到了那些打着艺术的旗号对经典肆意凌辱的种种,难怪我久不看电视了,这种翻拍或再拍不过是浮躁的炒作。除了名字和心中的经典全无半点关系。
我喜欢张恨水那半文半白的语言,那是新文化运动期间中国文人惯有的腔调,纵然不怎么读小说的人也因为鲁迅的缘故在语文课本上熟悉了这种文风。喜欢他的语言,明明该有点拗口,可读起来却又那么恰到好处。或者这种欲说还休的含蓄才是我喜欢的吧,不苍白不裸露,让我思考让我神往。
因为文字都快忽略了情节,却能很真切的感受到当时文化大冲撞时那些潮流人物的种种,冷清秋的克己,守礼,明明是典型中国旧女人的特征,却因为西方思想强烈的要自尊要人格。于是这种冲撞下的她比现在的人还需要自我认知感,当读到她带着陪嫁的一套薄被褥画地为牢困守小楼时,我开始原谅金燕西的始乱终弃了。两个人都是自私的人。因为极端的强调自我却忽视了本该最爱的那些人,那个时代的他们多像少年的我们,任性而自我,却比幼稚的我们更坚持更固执。当冷清秋在电影院看着荧幕上的燕西时,那流下的泪水里可有后悔和追忆,当燕西演出《火遁》时,除了对清秋的不原谅有没有对那单薄背影的不舍得。或者张恨水的时代是鼓励这种对自我的坚持的,可今天的我看来却是那么的惋惜和不值得。若是我,绝不会如清秋般的冷漠,若是我,绝不会放任爱慢慢溜走,若是我绝不会如燕西般的自私,若是我不会为了爱自己才去爱别人。
终究是悲剧,不该期盼庸俗的大团圆式的完美结局。金粉世家本事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可惜,故事没有在王子的婚礼上画上句号,那么剩下的就是灰姑娘华丽梦想破碎的过程。月盈则亏,时间不会静止在繁花似锦,盛极必衰,金家不过是另一个时代里的贾府。
书的结局和电视不尽相同。今人的心更冷酷更恶俗,于是电视里的金家也呼拉拉斯大厦倾,一场火便把个世代簪缨的大家族烧得灰飞烟灭,可笑眼光浅薄的今人,因为文化大革命的摧残,便以为一切都可以如四旧般摧毁湮灭,却不知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道理。相比而言,张恨水比今人更了解当年,于是书里的结局更合理,家是散了,却没有破。大家庭化作许多个小家庭未尝不是一种希望。
不喜欢金燕西,不喜欢冷清秋,却不影响我喜欢《金粉世家》,这就是张恨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