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朱子治家格言读释
【朱子治家格言读释02】什么是守道?什么是心法?

【朱子治家格言读释02】什么是守道?什么是心法?

作者: 有孚在道 | 来源:发表于2020-02-29 09:29 被阅读0次

(原文):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白话):黄昏之时,太阳将落,就要准备关好门户,上锁时要亲自检查,不能马虎。


与首句对应,这句讲的是晚上休息前该做的事,字面意义再简单不过。然而它却同样有深远的内涵,讲的是如何守护你的心灵!即传统文化中的“守道”。

什么是“守道”?就是留住、保守,无论是自己的品格中还是自己的生活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要把它留住,不要让它被外界环境改变。这涉及到东西方文明一个最根本的差别——心法。

西方文明讲心灵解放和个性自由,实质考虑的还是自我价值,这种发展的道路不讲心法,不需要约束自己的心,只要顺着心灵的方向走就可以了。没有心法确实能让人们的物质文明越来越丰富,可是最终,人们却发现自己不幸福。

东方文明则讲究心法,简单说就是努力认识宇宙间的根本规律,并且用自己的认识来约束自己,努力让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规律,东方人把这种生命境界叫做“天人合一”。

中国人最早的心法,仅十六字。《尚书·大禹谟》载,上古有道明君大舜告诫大禹说:“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字面意思说:人心难识其诡,道心难得其真,求真总须精纯专一,治世贵在守中固善。再通俗点就是:人心是危险难测的,道心是幽微难明的,只有自己一心一意,精诚恳切的秉行中正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

此即中华心法,早于孔子心法与释迦心法一千多年,被历代明师高贤称作十六字心法。它是上古明君的明心之法,也是先圣大德为后代子孙指明的一条正心修身、通达自然真理的光明大道。


“天人合一”的生命境界体现到常人社会中,我们就能看到严格的道德约束力量。在中国的历史上,道德的力量甚至超越王权。商纣王的罪状之一是“酒池肉林”,这种奢侈浪费是道德问题;周幽王的覆灭是因为他“烽火戏诸侯”,欺骗自己的臣子也是道德问题。在史书中我们曾多次看到,当皇帝出现了严重的道德问题,大臣们就可以联合起来把他废掉,再立一个新的。这种做法,从达官显贵到贩夫走卒都视为理所当然,人们都觉得帝王也必须符合一种更高的规律,否则便是“人人得而诛之”。

西方文明的特点是索取,是张扬,而东方文明的特点则是付出与割舍,是内敛与含蓄。你觉得中国古人生活得不自由,可他们追求的,就是通过自己的付出,来推动整个社会的和谐与圆融。古人讲的心法是“择善固执”,为了心中的信念可以舍弃自己生命的。但是历史跟当代中国人开了一个大玩笑:浩劫之后中国迎来了“道德空窗期”,所有心法已荡然无存。

人对于客观规律的认识有深有浅、有高有低。你认识到多少,就应该坚持多少,这就是心法。可是实际上,中国人仅存的那一点道德,仅仅能保证自己不去伤害别人,已经没有力量来纠正社会中的偏差了。

心法是用自己的正来纠正身边一切不正。不能这样做,就不能算有心法。


我们的父辈根本就没有守住自己的心法,他们又能拿什么传给我们?好在还有历代典籍,可以帮助我们把失传的心法找回来。而《朱子治家格言》开篇这一句话,就蕴涵着找回心法的“圣贤之道”。字面上说的只是晚上锁门,而实际上,锁的却是心里的那一道门。一天也好,生命中的一个阶段也好,到告一段落的时候,都是应该亲自检点一番的。我们应当回顾自己的言行,检讨其中的是非。

我们应当问自己:有没有更好的、更慈悲的、更正的做法?那是什么?自己为什么没有做到?自己所做的一切,是让人与人的距离更远还是更近?是让人与人的鸿沟更浅还是更深?自己是在迈向和谐、化解矛盾,还是激化矛盾、引起争端?

实际上,人生本无烦恼,所有矛盾、所有问题都是提高自己的机会。你只要一步一步往上走,自己的烦恼就会越来越少,能力越来越强,能帮助的人越来越多。别人都愿意向你请教。我们回顾自己、检讨自己,为的就是找到提高自己的机会,做一个更好的自己。

另一方面,人在被情绪带动、没有理智思考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并不是真正的自己。所谓反省,其实只不过是去掉你身上那些后天形成的不好的观念,让你回复自己的本来面目。你的脸上沾了灰尘,知道要用水去清洗,心里沾了灰尘,为什么就不愿意清洗了呢?

人被情绪带动,动不动就发火,从来都不能让自己快乐,只能让烦恼越来越多,就像被什么东西捆绑住一样,越挣扎越不好过。而抓住生活中的每个机会、更好地认识自己,这恰恰是摆脱束缚、通向自由的成长之路。在这条路上,你其实什么也不会失去,反而会得到一个最美好、最真实、最快乐的自己。


所谓“守道”,要守住的就是自己那最美好的生命,让自己心中的钻石在现实的磨洗中,渐渐放射出夺目的光芒,成为众人眼中的星辰。

这,就是中国古人成为圣贤的道路,就是东方文明立足数千年的根基。它能让你用更大的善意去做每一件事,得到更多人的认可与支持,同时无论结果如何,你都不会再烦恼了。因为你已懂得,生活中的一切考验,都不过是提高自己的机缘。只要自己能抓住机会、得到提高,那过程中的一切,其实真的算不了什么。

相关文章

  • 【朱子治家格言读释02】什么是守道?什么是心法?

    (原文):既昏便息,关锁门户,必亲自检点。 (白话):黄昏之时,太阳将落,就要准备关好门户,上锁时要亲自检查,不能...

  • 择一则合于己用的家规家训

    ——《朱子治家格言读释》序 所遇皆缘,所有来到我们生命中的人、事、物,都是有原因的。 这本治家格言读释,始于201...

  • 上台不为作秀,而是真实的展现

    2017.10.11 亲子共读:《孝经》2-7 《朱子治家格言》02段 学习感悟: 今天读到“善欲人见,不是真...

  • 《朱子治家格言读释》前言

    写在展读之前—— 1.父母深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为人父母,眼光放远一点,想明白将来要什么,就知道现在该做什么。 2...

  • 朱子治家格言训练9~10月

    9.1内容 《朱子治家格言》第一讲国学诵读《朱子治家格言》前两段,每天读三遍按上面的节奏进行,重点是训练孩子超强记...

  • 天塌不下来,稳住

    2017.10.17 亲子共读:《孝经》2-7章、《朱子治家格言》02段 今天孩子出状况了。早上死活不去幼儿园,我...

  • 朱子家训

    《朱子家训》简介 《朱子家训》又名《朱子治家格言》、《朱柏庐治家格言》,是以家庭道德为主的启蒙教材。《朱子家训》仅...

  • 《朱子治家格言》第一周周记

    《朱子治家格言》公益第一周周记 中正组 朱峻锋 我认为《朱子治家格言》是一本好书,值...

  • 【朱子治家格言读释10】我们应该积累些什么财富

    (原文):勿营华屋,勿谋良田。 (白话):人生在世,不一定非要有拥有肥沃的良田,也不一定要兴建华丽堂皇的宅邸。 房...

  • 第四周周记

    《朱子治家格言》第四周周记 中正组 朱峻锋 时间过得很快,到达了第四周,今天大学心法』是南宁54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子治家格言读释02】什么是守道?什么是心法?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juh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