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看板方法》读后感

《看板方法》读后感

作者: 夫礼者 | 来源:发表于2021-03-07 22:06 被阅读0次

一本讲诉"渐进改革之路"的书。

前言

对于这本书,笔者并不想像过往的一些"读后感"似地给写成了读书笔记,其一是因为本书属于偏管理类的书籍,而笔者在这方面尚处于初入门;其二则是一句已经忘却了出处的语句"对于阅读过的一本书,当你忘掉了其中的绝大部分内容,那剩下的几句就是你的收获",这也正是本文接下来的重点。

相较于其他行业,软件开发这行实在是个晚辈,这个行业里"虽然我们在同一个时代写代码做开发,但在技术和管理实践层面,不同的团队却仿佛生活在不同的年代"却是屡见不鲜。

背景

"看板方法"是一种变革改革方法,在组织级渐进改革方面尤其有优势,看板基于现状对现有方法作系统的渐进改良,阻力小,具有很强的暴露问题和提示改进机会的能力,能有效提高组织在完整价值流上的关注程度和绩效表现。

看板方法天然承认每个团队的特殊性:

  1. 每个团队有其独特性,因此改良之路必须有针对性。脱离具体情景的表格建议,将会遭到身在其中,了解项目具体状况的工作者的拒绝和抵制。
  2. 如果所倡导的工作实践和行为的变革,并没有带来能够被感知的实际益处,人们就会抵制它。

看板方法的实施天然要求采用渐进式:"由消除一个又一个瓶颈来不断演化发展出一个新过程,是最好的做法。"

  1. 识别并设法减少瓶颈因素,直到瓶颈因素不再对效能产生约束。
  2. 消除一个瓶颈后,又会涌现出另外一个新的瓶颈,如此循环不已。

看板实施原则

对于管理者,很少会出现被要求"招聘一个全新的团队,采取一个全新的流程,开始一个全新的项目",而往往是被要求接手已有的团队,以最小的人事变动启动一场变革,来提升组织效能。

行业内的诸多前辈和天才的不断努力下,开除了如下药方:

  1. 专注于质量。
  2. 减少进行时的工作(work-in-progress) - 即半成品。
  3. 频繁交付。
  4. 根据交付效率平衡需求请求量。
  5. 进行优先级排序。
  6. 消除变异性根源,提升可预测性。

以上指导性准则要求我们控制好交付物的质量,避免重复返工;减少半成品数量;以MVP思想交付需求;根据产出提交需求;确保承诺的实现。

最后

这本书并不是笔者刻意找到的,但确实是一本值得读的好书,尤其是对于那些陷入"焦油坑"中苦苦针扎的新晋管理者。

我很喜欢第18章关于"成本"的再定义。

相关文章

  • 《看板方法》读后感

    一本讲诉"渐进改革之路"的书。 前言 对于这本书,笔者并不想像过往的一些"读后感"似地给写成了读书笔记,其一是因为...

  • 看板方法:可视化Everything

    前一篇:看板方法:苦逼的程序猿 这几个主题没啥逻辑关系,想到哪写到哪,算是看板方法学习和实践的总结。 看板...

  • 看板

    一、是什么 看板系统(Kanban system)来自一系列称为拉动系统的实践方法。看板(Kanban)方法指的是...

  • 看板方法

    作为一个半吊子项目经理,周旋在技术与业务团队中是我的必修课。为技术团队做好第一道门板是我的职责之一,这并不是说我不...

  • 《看板方法》

    《看板方法》通过四部分来对看板进行了详细阐述,首先通过第一部分的导论,利用作者实际的看樱花例子引出了信号卡的概念,...

  • 《看板方法官方指南》中文版发布了!

    新鲜出炉、颜值爆表的《看板方法官方指南》中文版发布了! 高速公路的隐喻让看看板方法更加生动立体。看板并不是白板+便...

  • 敏捷开发

    敏捷 VS 精益 VS 看板方法 精益方法多用于企业管理,是面向全局性的战略级方法,而敏捷和看板方法多用于产研团队...

  • 重读《看板方法》

    不知不觉中团队实施看板方法已经两年多了,第一次参加看板培训的场景还历历在目。最近重新阅读了《看板方法》一书,回想起...

  • 看板方法:不是你想象

    前一篇:《看板方法:敏捷起航》 这是一个容易被轻视的方法。 一、你以为的看板 这样: 或者这样: 为了方便区分...

  • 束水攻沙,Scrum 站会的聚焦

    读了《精益看板方法从理论到实战》作者何勉老师的关于看板方法的文章后(要谢谢 Scrum 中文网 Jerry 教练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看板方法》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ka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