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景
焦距
- 焦距(50mm, 70~200mm 等, 分为固定和可变焦距)决定我们的视角,确定取景的范围。
- 焦距的数字越小表示焦距越短, 拍摄的视野越宽,取景范围越广。
- 一般小于24mm的被称为超广角,200mm以上的叫长焦
- 一些推荐的焦距: 35mm适合人文题,材,50mm 适合拍摄人像 85mm 拍摄特写
- 等效35mm 焦距:最初人们以35mm作为标准, 但是在数据相机以后为了降低代价,传感器变小了,所以拍摄的视角变窄了,需要在已有的焦距上乘以相应的倍数来统一度量单位, 即 实际焦距* 转换系数 = 35mm等效焦距。 APS-C画幅中,松下倍数是1.5 佳能是1.6。 这意味着实际焦距为200mm的镜头,等效焦距为300mm.
透视
- 透视简单点说就是“近大远小”,距离镜头越近的越大,越远越小。
- 广角离得近,透视效果好,长焦离得远,透视不明显。
- 24mm 35mm更适合人物全身照 。 半身和特写应该是50mm或者85mm.
曝光
“白加黑减”
- 影调, 现实生活找那个所有物品的反射率大概是18%, 相机默认还原为中间亮度,就是18%的反射率,所以中间亮度又被称为18% 灰。
- 曝光值就是用来量化一张照片明暗程度的参数。
- 曝光补偿值一般显示的是 -1Ev, 0EV, 1EV.. 。 增加照片变亮, 减小照片变暗。他们的值关系是,1EV的亮度是0EV的两倍,-1EV的亮度是0EV的1/2.
- 相机对于照片的亮度是根据 曝光值来定的, 一旦设定为0EV,相机不管后置位的环境是黑是白,都保证把照片拍摄到 0EV的亮度-----“不亮不暗”。
- 所以,如果场景比较白,需要我们增加曝光值。 如果场景比较黑,需要我们减少曝光值。
- 测光是相机衡量测光区域的亮度的功能。
- 一般的曝光模型分为: P(程序曝光)、A(光圈优先)、 S(快门优先)和 M(手动)
控制曝光三要素及互易律
- 曝光参数就是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 这三者决定了曝光补偿值,并确定照片的亮度。
光圈
- 光圈决定了进入光的大小。光圈越大,拍的照片越亮。
- 光圈值越小,光圈越大, 照片越亮。
- 光圈值的常见的是f/1.0 f/ 1.4,..., f/11等,每一档之间大约是的关系。 所以光圈每增大一档(光圈值变小一档),光圈面积变为原来的2倍,通光速率也变为原来的2倍。
- 光圈越大,背景虚化能力越强。 这是因为小孔成像时,洞越小, 像越清晰。
- 小光圈会拍摄出点光源的星芒效果(f/11)。
-
大光圈可以让前景消失。
image.png
快门速度
- 快门决定了光进入相机的时间长短。快门速度越低,拍的照片越亮。
- 快门速度是30, 15, 8, 。。。, 1/30, 1/60,...1/1000等, 之间也是2倍关系。
-
高速快门可以使运动速度很高的物体被“凝固”住。
image.png
感光度(ISO)
- 感光度越低,对于光线越不敏感。 感光度越高, 最终的照片表现得越明亮。
- 一般常见的值是 50, 100, 200, 。。。6400等,也是两倍关系。ISO每提高一倍, 感光元件对于光线的敏感程度提高一倍。
- 一般标准的感光度是100.
-
感光度过高会导致: 锐度下降,细节损失, 噪点增加和色彩偏移。
image.png
互易律
- 三个参数可以相互调节来保证最终的曝光补偿不变。
曝光模式
- 感光度一般设置为自动就行
- M(手动) : 光圈、快门速度和感光度全部手动。
- A(光圈优先): 快门速度由相机确定、 我们通过控制光圈大小来控制光爆补充。
- S(快门优先): 光圈由相机确定、 我们通过控制快门速度来控制光爆补充。 适合拍摄画面中有动态元素的场景。
P(程序曝光)、A(光圈优先)、 S(快门优先)和 M(手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