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票”,这是中国网友对印度“奇葩”火车场景的调侃。两侧“挂”满了人,车顶也坐满了人的老式列车,构成了中国人对印度的一个基本认知。
印度人口密集,公路和航空都不够发达,火车成了大多数人首选的出行方式。印度火车历史悠久,已经运行了161年,如今拥有亚洲最大、世界上第二大的铁路网络,轨道总长115,000公里。
每天,有12,617列火车在印度运行,运送超过2300万乘客——这相当于移动整个澳大利亚的人口。其中,有一半是日常通勤乘客,他们居住在孟买、德里等大城市周围的卫星城,每天乘坐火车上下班。
“火车开挂”,只是偶尔出现的特殊场景,如果现在你去印度寻找“开挂”的火车,多半你会失望而归。
更重要的问题是:晚点。印度铁路部门在铺设轨道、增开列车的同时,无暇顾及列车运行技术的更新,目前为止,还有大量老式列车在服役,它们甚至没有配备GPS,计算列车到站还得靠“距离/速度+缓冲时间”的原始方法,可以想见有多不靠谱。
能影响火车实际运行的因素简直不要太多:车况、路况、天气、突发事故……印度铁路的混乱管理还在帮倒忙,客车货车共轨、各种速度的车次并行、进出站仍靠人工指挥,这让预测火车到达乘车时间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一切全靠运气。
在上班高峰期,有几千人乘火车从周边小城去往孟买,一旦火车晚点,人群将迅速聚集在站台,最夸张的时候有5000人争先恐后抢乘一列只能载1700人的火车,此时“开挂”也许在所难免。
有痛点的地方就有创新。印度铁路刺激了围绕火车出行的创业,从食品配送、出行订票到数字化设备不一而足。印度人手中的智能手机,成为了很多人火车出行最给力的帮手。
在互联网行业摸爬滚打十多年后,Kapil Raizada决定在火车出行领域创业,做出了目前印度最大的火车出行软件RailYatri,从列车预测起步,它已经发展成了集订票、信息服务、酒店预订、约车等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火车出行平台。
一站式火车出行
在印度语中,Yatri是“旅行者”的意思。Kapil Raizada告诉志象网,RailYatri从一开始就是为了给每天乘火车出行的人提供帮助。
“在印度,要获取关于火车的信息是很难的,你想知道车什么时候来,在哪个车站坐车,车上是不是提供食物,就需要打电话给铁路、向亲戚朋友或代理商打听,还不一定能得到答案。”Kapil Raizada说,旅行者需要的是一站式的服务,这一切可以通过手机来完成。
创业之前,他辗转好几家互联网公司,做的都是产品经理的职位。2009年,他结识了技术出身的Manish Rathi,2011年开始,两个人决定共同创业。
他们在火车出行领域做了大量调研,发现其中大有可为。
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就是预测火车到达时间,为人们省去可能长达几个小时的等待时间。RailYatri的核心原理并不复杂,就是根据列车运行的历史数据,构建算法框架,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建模来不断改进预测的准确度。
“我们相信更好的办法是根据历史数据进行预测,因为它需要适当考虑现实情况,例如增加路况、拥堵、季节性等因素。我们的预测算法具有高度适应性,并且可以随后从后续学习中不断改进,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预测会变得更准确。”Kapil Raizada说。
乘客通常在行程开始前约2-4小时查看列车的到达时间,RailYatri现在每月为1200万名乘客服务,它的算法为他们平均节省了近25分钟的不必要等待时间。
此外,RailYatri还给乘客提供车站、用餐、医疗等各种信息服务。
从信息平台扩展,目前RailYatri已经深入到了购票、酒店、租车等各O2O垂直行业,在Kapil Raizada看来,这是一站式服务平台的自然延伸。
今年,它收购了火车食品科技公司YatraChef,来提供火车餐厅服务。它也推出了最新的rush-o-meter服务,使用历史数据、预订率和深度数据分析来预测火车票的售罄时间。
印度火车票可预订的时间是提前120天,但不是每个人都可提前四个月安排自己的行程。有些热门的列车,车票可能在5、6个小时内就会售罄,有的列车车票则会一直发售好几个月,RailYatri试图让乘客更方便地安排自己行程。
目前,RailYatri的服务已经扩展到了100多个城市,二三线城市正在快速增长。Kapil Raizada告诉志象网,酒店、约车、订票等垂直业务正在快速增长,未来这部分收入将占全部收入的90%。
最大基数的“印度难题”
之所以从火车做起,Kapil Raizada和Manish Rathi着眼的就是最大基数的“印度问题”。虽然飞机出行正在变得越来越受欢迎,公路的情况也有所改善,但火车仍然是目前最重要的中长途出行方式。“火车的情况也正在改善,但还需要几年时间。”Kapil Raizada说。
成立6年后,RailYatri已经有了可观的用户基数,Kapil Raizada认为,现在在算法技术和用户方面他们都处在领先,下一步就是覆盖到全印度。
这是一个“印度式难题”吗?Kapil Raizada认为并不见得。
他说,对于用户而言,详尽的信息永远不嫌多,比如预定客车和出租车,所有人都想看更详细的信息,除了车型、时间,还想看到照片、座位,甚至司机是谁,在不断改进算法的同时,RailYatri给用户提供的服务永远可以更深入。
在过去几年里,已经有上千万乘客开始使用,据RailYatri公布,2017年利润率增长率超过1000%。为其领投了B 轮的Omidyar Network合伙人Siddharth Nautiyal说,未来三到五年印度网民将达到5亿,他相信RailYatri将成为很多人的首选出行平台。
同样致力于解决火车出行问题的LabToMarket,针对的则是故障率的问题。它用物联网构建算法来预测铁路轨道的故障率,取代过去人工检测的方式,并设计了进出站管理系统,提高火车的运行效率。
Kapil Raizada相信,提高出行效率是一个世界通行的问题,问题都是类似的,只是可能在各地有不同的具体解决方式。8月中旬,他来到了北京,与中国的投资人和创业公司交流,寻找合作的机会。
在中国,有APP利用乘客反馈的方式来收集数据,预测公交车到站时间。Kapil Raizada听到这种模式后,觉得很有意思,RailYatri也会用乘客的手机GPS来定位列车,但如果能为乘客提供有效的激励,不失为一个更好的办法。
他还告诉志象网,未来RailYatri还可能切入内容,已经在考虑和小说平台的合作,如果提供短视频等娱乐内容,可以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出行体验。
作者:罗瑞垚
本文原创首发于志象网微信公众号(ID:passagegroup)。
志象网,见证中国科技企业全球化之路。更多科技财经类新闻,请关注志象网公众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