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刘润老师《5分钟商学院》的第三天,一切关于商业的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那么本周只会专注于一个主题:消费心理学。
而今天我们说的概念是:比例偏见。
我自己对这个概念特别有感觉。在10几年前,我就发现了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就是去买东西的时候,有些商家会挂个牌出来,打多少折扣,例如5折;而有些商家的牌上面会写着,直降多少元,例如直降888元。虽然觉得非常奇怪,但是这10几年来也没有试图去弄懂其中的原因,也许作为一个消费者,只要有折扣就好了,也许那个时候还没有对商业有多大的兴趣。学习了刘润老师的这节课,才把我这10几年前的这个困惑解开了。
比例偏见是指,在很多场合,本来应该考虑数值本身的变化,但是人们更加倾向于考虑比例或者倍率的变化,也就是说人们对比例的感知,比对数值本身的感知更加敏感。
如果你把一个20元的东西还价到15元成交,一定比把一个125元的东西还价到120元更加有成就感,明明都是一样省了5元。由此可见,人类其实是多么不理性的呀。
我们一定在节假日逛超市的时候遇到过很多这种情况:买某某商品加1元能够换价值多少元的东西。那商家为什么不直接买这个商品直接送东西,而一定要加1元才送?这个不是多此一举吗?其实这是用了比例偏见的原理。
假如你买了个1000元的锅,送你50元的勺子,你可能会觉得商家没有诚意,送的东西的价格才是商品的5%。但是如果是用加1元换价值50元的勺子,你更多得会觉得商家非常有诚意,价值50元的勺子居然1元就可以买到了,便宜了98%!人就是这样的一种“犯贱”的生物,明明可以省1元,但偏偏就要加1元去体验这种让心理“爽”的感觉。
找到一个小的价格基数,展现一个大的优惠比例,会让消费者获得巨大的价值感。
除了上面说的买锅1元换购勺子的例子,商家还能如何利用比例偏见的逻辑来销售商品呢?
比如一个卖电脑的商家,想把4G的内存条卖掉,单独一个4G内存条卖200元,可能买的顾客相对会少很多。但如果商家告诉顾客,一台4G内存的电脑卖4800元,而一台8G内存的电脑只需5000元,顾客可能会觉得:“哇,电脑性能提高了一倍,却只需多加200元而已,真划算!”对商家而言,跟单独卖一个4G的内存条没有什么差别,然后却使顾客产生了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说到这里,我要提前跟大家透露以后要说的另一个概念:价格锚点。在我看来,无论第一例子说到的1元,还是第二个例子说到的那台4800元的电脑,其实都是在消费者心目中定下了一个锚,从而让消费者有“划算”、“占了便宜”的感觉。商业世界里的组合拳千变万化,这里就不细说,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继续关注文章的更新。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比例偏见的应用方式。
第一,促销时,价格低的商品用打折的方式,可以让消费者感到更多的优惠感,而价格高的商品,可以用降价的方式让消费者感到优惠。
第二,用换购的方式,让消费者在心理上把注意力放在价钱变化比例很大的小商品上,这样会产生很划算的感觉。
第三,把廉价的配置品,搭配在一个非常贵的东西上面一起卖,那相对于单独卖这个廉价商品,会更容易让消费者感到价值感。
003比例偏见--贵和便宜,是相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