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四八)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四八)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作者: 火帝养生 | 来源:发表于2023-12-26 20:40 被阅读0次

【原文】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

【原文解释】水分为阴阳,则水属阴,火属阳。人体的功能属阳,饮食物属阴。饮食物可以滋养形体,而形体的生成又须赖气化的功能,功能是由精所产生的,就是精可以化生功能。而精又是由气化而产生的,所以形体的滋养全靠饮食物,饮食物经过生化作用而产生精,再经过气化作用滋养形体。如果饮食不节,反能损伤形体,机能活动太过,亦可以使经气耗伤,精可以产生功能,但功能也可以因为饮食不节而受损伤。

“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这一句最早就是出自《黄帝内经》,这是我们老祖宗最早观察大自然和宇宙天象的总结,包括北斗七星,木星,火星,土星,金星,水星,这些都是我们老祖宗的智慧。当把水火化分阴阳以后,后来用取象比类的方式,又衍生了无数的阴阳。最后,把这些阴阳又应用到了人体,用于了生活。所以,就有了“阳为气,阴为味。”就好象烤那个肉,闻到那个气,好香,就是阳,吃到嘴里,味道很好,这是阴。

“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食气,形食味,化生精,气生形。味伤形,气伤精,精化为气,气伤于味。”这一段是什么意思呢?比如蔬菜和肉类,我们吃的蔬菜是食的气,因为蔬菜味淡,味淡的是属于气;肉类是味厚,它是属于形,人精神要吃淡味的东西,形体要有,要把形体练得和很壮,我们要吃厚味的东西。但是,什么都不能太过,太过了都会对身体产生影响,造成不良的后果。

这些只要学过中医都知道,都没有什么好解释的。所以,我们读书有两种读法,一种是从开始向后面慢慢的读,一种是从后面开始,慢慢向前面读。我们学中医有好多人刚开始都没有读《黄帝内经》,都是从《伤寒》《金匮》这些开始学习,后来,来读《黄帝内经》的时候,感觉好轻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倪海厦《黄帝内经》笔记(四八)第五篇·阴阳应象大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uk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