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聊到正在贵阳举办的新管处战友会,打出的名号是“黔、渝、鄂战友会”。实则前往参加的,超过预设向更宽广范围突破,我有几位保持密切联系的北京、西安战友都去了。这三地战友发起的聚会,显然带有第一新管处的特征,当年襄渝铁路交付地方铁路局运营,成百上千名战友移交当地,黔、渝、鄂自然也在其中。每一条新建铁路成功交付,便完成一次新老交替,这就是新管处的流动性特征。几十年过去了,有过新管处经历的战友,有如撒布的种子遍及全国各地,这也是铁道兵编内企业的特殊存在。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6edbd4c0b61664df.jpg)
我在新管处足足呆了八年时间,即21岁—29岁的黄金年华,我老伴也是一个队伍的战友,要说新管处是我们的月老,也一点不为过。我的应征新管处,不是从老家重庆起步,而是当知青三年又八个月,从四川宣汉县地处的大巴山区走来。或许是命运的公平吧,在头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未果的失落下,老天又给我打开了另一扇门,会面便被身穿军装的招募者一眼看中。经过外调政审、体格检查等一系列程序,最终跨进了这支名震四方的队伍。八年时间对人的一生,既不太短也不太长,但细细回想其间经历,可谓弥足珍贵意味深长。有朋友问过我,你当年在新管处干什么、去过哪些地方?我回答干过的工作可不少,先是分配到襄渝铁路万源火车站当扳道员,几个月后改行做车号员,不到一年时间后,借调到新管处机关政治处驻勤,报道员、临时替代广播员、电影放映员都干过。随后又下放客运乘务队当列车员、几个月后临时替代材料员,然后在1978年夏季远赴京通铁路,担任一、三处合并后的乘务队文书工作,一干就达5年之久。八年新管处经历,转战襄渝铁路、京通铁路、通霍铁路,职业生涯虽平淡无奇,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相对见多识广,为后来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995718df31bc4512.jpg)
我一直在认知新管处八年时间,对一生的重要影响是什么?是铁道兵队伍开天辟地的大气磅礴、是行走天涯的宽广胸襟、是一往无前的雄心壮志、是成就辉煌的实力彰显,这些个不同凡响的形象叠加,用在光荣的铁道兵身上恰如其分。就个体而言,我感觉受益最多的还是,为人的良善厚道、做事的脚踏实地、信仰的始终如一、追求的永无止境。我相信这些个特质,在咱们大多数新管处战友身上,都彼此相通、共同拥有。
![](https://img.haomeiwen.com/i16659558/a204493514db6b20.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