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念认知疗法(MBCT)
我为什么选择正念认知疗法,作为自己心理咨询模式的重要架构内容之一?
也是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探索、思考和积累,自然形成的结果。
来源于东方传统智慧的密集正念练习,以及现代西方认知行为治疗。
这两者,虽然属于两个体系,但其实有共同的目标:理解人的内心,并且减少或缓解心灵的困苦。
如抑郁症严重困扰当代人的生活。随着抑郁症发病次数的增加,复发变得越来越容易。
有数据表明,首次罹患抑郁症的患者,康复后约有50%的概率再次发作,而对有过三次以上患病经历的患者来说,这个比例达到70%~80%。
就是说,随着复发次数的增加,患者的“内在易感性”越来越强,就好像一种内心的心理机制得到了强化,导致抑郁症再次发作。
抑郁复发的核心是情绪低落时,消极思维方式得到激活,这包括想法情绪和身体感觉的整体模式以互动强化。
换句话说,患者的易感性是对低落情绪的过度反应,这常常表现为两种方式:经验回避——竭力逃避不想要的体验;头脑反刍——用头脑穷思竭虑的方式去解决心境的问题。而这两者会把情况变得更糟。
事实上,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经历低落情绪,这是无法改变的。
因此减弱内在易感性的关键在于学习如何回应低落情绪,而不被它所困扰。
MBCT就围绕着减弱应对内在易感性开展工作,重点关注来访者学习与个人体验建立新的关系,而不是改变体验本身,从而更有技巧的回应那些可能导致复发的体验和心理过程。
人常常会受到两支箭的伤害,第一支箭是别人或环境射向我们的,是作为人所不可避免的。
第二支箭则是我们自己射向自己的,是对第一之间的不满、不接受、逃避、挣扎,这种出自本能的习性,曾经保护人类的祖先生存下来,但过度使用却让我们困在不想要的境地中更长更久。
更重要的是,这些心理机制不仅仅在情绪障碍的患者心里有,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
对健康人群而言,这些机制同样阻碍了人们发挥潜力,活出更为满足和幸福的人生。这些基于内心机制的“痛苦”,其实是“不必要的”。
如果把人脑比喻成一台富于潜能的机器,很多日常的思维习惯就像是一系列的参数设置,把大脑调整到某种工作状态,而这种工作状态,有其功能性的一面,但也有很多常常是无用、低效甚至有反作用的一面。
在某种程度上,正念训练像是一种大脑的重新配置,释放一些不必要的限制,解放初原本就有的能力,甚至发挥出心灵深处极具转化性的潜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