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一首诗是《诗经》中斗争性最强的一首一一《伐檀》。
这是一首讽刺剥削者不劳而获的诗。诗中反映了“不劳而获”者和“劳而不获”者之间的尖锐矛盾,诗人对剥削者表达了强烈的憎恨和辛辣的嘲讽。
《伐檀》这首诗的场景是写“一群匠人在黄河边伐木,为当老爷的造车,他们边干边唱起了这首歌。”
诗人采用反诘的手法,使语言对愤怒情感的渲泻更加喷薄有力。诗中的句式分别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非常灵活,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直抒胸臆,被称为最早的杂言诗的代表。
值得一提的是,诗人虽然心中充满了愤怒和不满,但却反复描写到黄河水的美好壮观,分别用“涟猗”、“直猗”、“沦猗”赞美河水的清澈与微波荡漾,赞美大自然的赏心悦目。但一想到剥削者的贪鄙,心中的美好情感被冲散,这种对比更形象地反衬出被剥削者内心憎恨、嘲讽、反抗剥削者的思想情感。
诗中部分词语释义:1.寘:即“置”,放置。2.廛:农民住的房。3.县:同“悬”。4.特:指大的野兽。5.漘:水边。6.囷:今称为囤。7.飧:熟食。
附原诗: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寘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寘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