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受朋友之托,我以独立采访人的身份去采访回乡小住的书画家郭引贵老先生。
郭引贵为中国书协会员,中国剪纸研究会会员,其书作入选全国七届书展,中央文化部举办的群星奖书法大赛中荣获最高奖……真行草隶篆诸体皆能,尤长于小楷。他现居天津,生于山西省闻喜县上郭村。上郭村古属河东郡,自古人杰地灵,学风浓厚,是两晋时期著名文学家、训诂学家、风水学者郭璞故里。
当我问起他当年如何走上书法道路时,老先生打开了话匣子,他说那个时候,可不象现在学习书法这么方便,对一个乡村孩子来说,很难找到一本字帖。他刚上学遇到的第一个老师写字漂亮,对他产生了很大影响。他总想把字写得象老师一样漂亮,每天趴在煤油灯下写作业,一笔一画想着老师的字写,写不好要擦了重来。
上了初中,他的班主任郑挺璧老师曾是金陵大学的高材生,写得一手好字,让他这个乡村孩子大开眼界,他立即有意识学郑老师的字。当别的孩子都在玩耍的时候,他却乐此不疲地把老师的字迹摹写了一遍又一遍。
青年时期,他偶然见到时任运城地区文化局长的著名书法家徐文达先生挥毫泼墨,惊为天人。他恳求徐先生给自己写几个字,徐先生行云流水,为他写下一首毛主席诗词。他如获至宝,拿回来挂在家里最醒目的墙上,每天观摩临写,从无懈怠,有时熄了灯睡在床上,心里依然揣摩徐先生每一个字的字势笔意,回忆他当时挥毫的动作情态,哪里记得不大分明,他立刻一骨碌爬起来,点上煤油灯看清了、记住了才肯睡觉。
亲朋好友都劝他上班挣钱就行,哪里能跟人家大书法家比,他嘴上不说,心里不服输,暗道别人能做到,为啥我就做不到?
命运似乎有意要考验他的恒心与决心,他的妻子一直身体不好,三十多岁即卧病在床,他上有老母,下有幼儿,还要伺候病妻,时常四处寻医问药,当他送走病妻,又送走老母的时候,已经年过半百。两个习字比他晚的同事已经是中书协会员,他中年丧妻,老之将至,悲怆之余,他还是不甘心就这样碌碌一生。
那时候,书法书籍已经大大丰富,他把所有能搜罗到的书法书籍搬回家,遍观名帖,苦临不辍,经过从无法到有法,由有法到无法的融汇贯通,兼收并蓄,终于达到寓秀于拙,天然洒脱,炉火纯青的境界,于99年一举入国展成为中书协会员,那年他已经59岁了。
听了他在书法道路上一波三折、百折不回的经历,觉得真是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他从小就是个有心人,而一个有心人,不甘心泯然众人,一定会有办法让自己脱颖而出!
据说俞敏洪上中学的时候,他的老师说他们班里没有一个能考得上大学,他的同学们都信了,不是回农村种地,就是打工去了,他不甘心,他要打破老师的预言。沉默寡言的他参加了三次高考,上了北大。为了缩小自己与同学的差距,他背单词背到如痴如狂的程度,见人就拉着人家考自己单词,毕业时他背了8万多单词,顺利留校……
曾经名动一时的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古稀之年被判入狱,有人说国家给了他成功的平台,给了他应有的报酬和荣誉,他却把自己当主人,没有把位子摆正。他缔造了红塔帝国,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有1400亿,但一直拿着烟厂普通工人的工资。2002年他保外就医的时候,老病相仍,却发现当时企业老总动辄年薪上千万,他数次跟记者说他心理不平衡,他不甘心自己的晚年贫困潦倒,还想有点事干。看了他的许多资料,我认为他更不甘心的是别人的流言蜚语,而且他从神坛上摔下,倘无东山再起,他将永远是一个罪人!于是75岁的他和老伴上了哀牢山种橙,10年过去,85岁的禇时健种出了全国最好吃的橙子,再一次创建了享誉中国的品牌“禇橙”,打造了一个金色神话,重新登上人生的巅峰!这一次,他完全是自己的主人。
有人说,世界不是有钱人和有权人的,它是有心人的。其实那些真正的有钱人、有权人,哪个不是有心人?
一个有心人就象一个老练的攀岩者,他们总能从光秃秃的悬崖上找到落脚抓手的地方,在别人看似全无可能的时候,他们已经凭借清晰明辨的头脑,九死不悔的决心,勇往直前的行动,抓住机遇,持续发力。
采访期间,有几个古稀之年的老人来闲坐,他们是郭引贵的兄弟、同学、邻居,他们对他取得的成就很是羡慕,当年他们和他一起长大、上学,听着他述说当年的事情,有人插一两句话补充细节,现在他们都是佝偻着腰背的农村老人,精神面貌与郭引贵不可同日而语,他们说谁还想到一个农家孩子能写成书法家?他们与郭引贵的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想法,而且在自己心里,早已雌伏于一个农民的命运。
一个有心人的不服输,不甘心蕴含着巨大的能量,就象一条嘶嘶吐着信子的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所以他真的成功了!
细细想来,成功无非是:有心人,不甘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