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简友广场散文
读后感3丨为写小说而生的人

读后感3丨为写小说而生的人

作者: 简言joyce | 来源:发表于2024-03-20 16:40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读完《我的职业是小说家》,对村上春树的佩服到了无可附加的地步,有必要记录一下。

01本书梗概:

《我的职业是小说家》是村上春树首部自传性作品,是他对自己写作生涯的回顾和总结。全书共十二章,深入探讨了小说家的工作、生活,主要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书中分享了村上春树成为小说家的契机和初衷。他讲述了自己如何从一个普通的上班族转变为职业小说家,以及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惑。他强调,写作对他来说是一种自我表达的方式,他喜欢这种方式,一写就是三十多年。

其次,书中详细阐述了村上春树创作小说的过程。他分享了自己如何寻找灵感、如何构思故事情节、如何塑造人物形象、如何反复修改成稿、为何离开日本旅居国外等内容。他强调,写作需要耐心和毅力,需要不断修改,才能打造出令人满意的作品。

此外,书中还谈到了小说家的职业素养。村上春树认为,小说家应该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和情感。同时,他也强调小说家对读者的责任感,认为小说家应该真诚地面对自己的创作,批评也好,赞美也罢,都应尊重读者的阅读体验。

最后,村上春树在书中还分享了自己对文学、生活以及教育的看法。他认为,文学是一种能够触动人心的力量,它能够让我们在繁忙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宁静和慰藉。同时,他对教育也表达了自己的意见,并对未来充满了期许,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创作出更多挖掘内心深处的优秀的作品。

02关于作者:

村上春树,日本作家。生于1949年。29岁因为偶然的机会开始写作,处女作《且听风吟》获日本群像新人奖。之后开始正式迈入小说家的行列,陆续出版了《挪威的森林》《1Q84》《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等多部畅销作品,并获得了一系列文学奖项。

写作之余,他还热衷于翻译、跑步和爵士乐,并专注于做这些事,一做就是三十多年。

03触动我的:

翻开这本书,纯属机缘巧合,因为最近正在做写作方面一些新的尝试,于是点开来看。乍一看书名,心中有一丝丝冷笑:哟,自称小说家,那可是有点狂。

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是因为我此前并没有看过他的作品。但看完只觉,真是一部诚意满满的作品,作者本人真是一个值得敬佩的人,也是一个当之无愧的小说家。

那看完全书,最吸引和触动我的点是哪些呢?

一、作者本人,村上春树,是一个为写小说而生的人。

虽然如书中所说,村上春树是半路出家,此前并没有想过要成为小说家,但是读完全书,却觉得村上春树是一个为写小说而生的人。

为什么?

因为看完全书,会发现,村上春树所做的一切都与写小说息息相关,并表现出极其鲜明的个人特质。

1.自小痴迷阅读。

作者自小就酷爱看书和音乐,上学反而是很枯燥无趣的事情,正因为这样,在他还没有成为小说家之前,就已经看了大量的作品,这成为了他日后写作的重要积累和写作的源泉。

2.极其热爱写作。

从开始写作到现在,40多年的时间里,每天跑步10公里(为保持体力,保持大脑的活跃),每日写作4000字,写作时间五六小时;同时,还兼翻译一些国外的作品,每日不知疲倦,乐在其中。

3.极强的屏蔽力。

极少甚至于不参加外界的任何活动,屏蔽外界的一切干扰,只一心去写自己的作品,专注于自己热爱的事。为此,不惜离开日本,旅居国外,专注的去写自己的作品。

在外人看来如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他却过得甘之如饴。

二、写作方式,在顺气自然中,让小说自然成型。

说到小说家写小说的方法,村上春树介绍了自己的一些做法,结合自己的,发现有些做法非常受用。

1.养成观察人、观察一切事物的习惯。

小说家做的是观察人的活。一定要养成观察人、观察周围一切事物的特点。即便这个人你初一见面就觉得很不喜欢甚至是讨厌,但也要用心观察,以便把观察到的存贮在自己的脑海里,作为日后写作的素材。

即便遇到那种不得已的争吵,或者冲突,自己也吃了亏,但一定要在这个过程中记住对方的特点,也可以作为日后写作的素材。

用他的话说是:每当遇到负面事件,我就留心观察相关人物的言行举止。既然苦头是非吃不可了,索性从中淘取些貌似有用的东西——其实就是“不管怎样,总得保住老本”啦。

2.刚开始写作小说,无法脱离“我”也没关系。

很久之前,我看到一个说法说,很多写作者摆脱不了的桎梏是,表述中无法脱离“我”,也即是总用第一人称来写作。直到看到这本书,发现刚开始写的时候,用第一人称完全没关系。村上春树本人就用第一人称写了二十多年的小说。

这样的好处是,作者本人可以在小说中变成任何一个你想变成的人,去体验各种各样人的人生。而诸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也是用第一人称写的。

事实上,从第一人称切换到第三人称,本就需要小说在构建宏大的人物关系时用的,也更考验写作者的功底。

3.在约稿和自由写作之间,选择自由写作,为自己而写。

很多作家都会存在出版社约稿,然后按照命题作文或者主要的方向来写的情况,但村上春树说,他拒绝这种方式,他所有的小说都是自然而然,自己想写就写了。

原因是,他不想给自己的作品找受限于截稿时间的影响而没有写好的借口。他希望有更充分的时间写,并且让一切自然而然的发生,想写的时候就写,不想写的时候就做做翻译,或者就吃老本,绝不勉强自己硬生生的要为了写一个主题的小说而硬写,那样自己和读者都很痛苦。

用他的话说,“至少就长篇小说而言,我从来没有应约稿而写的情况,也没有为截稿期疲于奔命的情形,而是在想写的时候,以想写的方式,写下想写的东西。”

“如果写得不好,那是因为写那部作品时我身为作家的力量尚有不足——仅此而已”,但前提是,我已经竭尽全力。

4.写稿及改稿的方式值得学习。

开始写小说时,他在书中写到:

我规定自己一天写出十页稿纸,每页四百字。用我的苹果电脑来说,大概是两屏半的文字,不过还是按照从前的习惯,以四百字一页计算。即使心里还想继续写下去,也照样在十页左右打住;哪怕觉得今天提不起劲儿来,也要鼓足精神写满十页。因为做一项长期工作时,规律性有极大的意义。写得顺手时趁势拼命多写,写得不顺手时就搁笔不写,这样是产生不了规律性的。因此我就像打考勤卡那样,每天基本上不多不少,就写十页。

第一稿完成后,放上一周左右,小做休整。

第一次修改:从头到尾彻底该写,进行尺度大的整体加工,关注结构、前后矛盾、不合情理之处。一般持续1-2个月。

之后再搁置一周,休息。

第二次修改:着眼于细节,大刀阔斧的从头写,但更关注细节,仔细修改。

之后搁置一周,休息。

第三次修改:就像做小手术,做修正,看哪里的螺丝没拧紧,哪里该拧松一些。

之后给自己放一个长假,作品收起来放置半个月到一个月,努力忘掉它。期间做些旅行和翻译,让作品自然而然的养护,就像水泥需要时间要凝固一样。

第四次修改:修改细枝末节。

之后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成形了,进入征求第三者意见阶段,请太太通读原稿,提出意见。

第五轮修改:对人家有所挑剔的地方,无论如何一定要修改。有时候,遇到不同意那意见时,我甚至还会往与对方的忠告完全相反的方向改写。(果然任性)

之后再通读一遍,就可以将正式稿件交给编辑审读。

再之后,进入样稿的一遍一遍改来改去,直至最后出版。

三、外界的影响,淡然处之,甚至完全可以置之不理。

关于读者:要尊重读者,但写的东西并不是设想好了读者之后才写的,可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不存在为了哪一个群体而写的情况。

关于文学奖:用他的话说,流芳百世的是作品,而不是奖项。

关于原创性:小说的人物都是虚构的,很少有以某一个人物原型来写的情况,基本上都是想写一个故事,小说的人数因需要就自然而然的登场了。

最后,用村上春树自己的话说:

解决一个新课题,完成一桩此前做不到的事情,就有一种真实感,觉得自己作为作家又成长了那么一丁点儿,就好比一级一级地爬梯子。小说家的妙处就在于哪怕到了五六十岁,这样的发展和革新仍然可行,没有年龄的制约。

正因此,村上春树借用这一本书,极其坦诚、极其真实的分享了他三十多年写小说沉浸其中,甘之如饴的小说家生涯,读来受益颇深,且对作者佩服之至。

相关文章

  • 寻找最真实的自己――《读追风筝的人》有感

    看完《追风筝的人》已有3日,至今日才起笔写读后感。这3日,我一直在回味,在思索,在寻求这部小说传达出来的真谛。 《...

  • 《追风筝的人》――为你千千万万遍

    最近看书的频率都是一周一本,前天看完了《追风筝的人》,没有及时写读后感。这本以阿富汗战争为背景的小说,作者...

  • 为爱而生I生于夏天——连载目录

    为爱而生I生于夏天——连载目录 为爱而生I生于夏天(1) 为爱而生I生于夏天(2) 为爱而生I生于夏天(3) 为爱...

  • 今夜无心睡眠

    写作路上,左右摇摆,尝试写小说,感受到写小说不易,继续写读后感杂文,又被简书小伙伴忽悠心动,要尝试写短篇小说,觉得...

  • 无心睡眠

    写作路上,左右摇摆,尝试写小说,感受到写小说不易,继续写读后感杂文,又被简书小伙伴忽悠心动,要尝试写短篇小说,觉得...

  • 乡村男教师

    以自己的人生经历为经线以重要阅历为为纬线写小说

  • 为孤独而生的人

    有些人天生为孤独而生。 我是一个人,一直都是一个人,有时候的我想努力的融入一个环境,可是连这个机会都不给我。我一直...

  • 为爱而生的人

    翻开沉睡已久的记忆,伤口依然在滴血,疼的厉害…… 我于昨夜,在梦里,再一次真实的重温了一遍,当初被男友背叛的案发现...

  • 为爱情而生的人

    我厌恶眼睛发湿的吟游诗人 他看着星星默念一个名字 他的坐骑如果不驮着女人 浩瀚的宇宙将空旷寂寞 这些诗人极其可爱 ...

  • 为艺术而生的人。

    谈到艺术很多认为是高雅的东西,而我认为艺术就在我们的身边。身边的很多人都是为艺术而生的人。 你会发现有的人不太喜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后感3丨为写小说而生的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vx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