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
第三十九章袁崇焕论计博识孙承宗慧眼识贤(六)

第三十九章袁崇焕论计博识孙承宗慧眼识贤(六)

作者: 晓粥粥侃历史 | 来源:发表于2021-01-23 10:20 被阅读0次

        原来叶向高也收到了个折子,是王在晋上的。他想在山海关外八里铺建个新城,宁前兵备佥事袁崇焕拒不执行命令,为此两人还吵了一架,所以才上报领导决定的。叶向高是一介文官并不懂军事,收到信也是不知如何是好,于是来找孙承宗商量对策。孙承宗心想:这辽东这地方是什么情况,就没有人能商量着来吗?以前有个熊王斗法,现在又有个不听命令的袁愣子。

  孙承宗对叶向高说道:“叶阁老,无妨,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正好近日部里事儿少,我交与两位侍郎,待我亲去查看一番再做打算!”

  叶向高笑道:“如此甚好,那就有劳孙阁老了!”

  孙承宗到了山海关,先出关考察了一番,又找到了王在晋,听王在晋谈了谈战略部署。不听不打紧,一听可把老孙头气苦了,这小子完全就是个棒槌啊!啥都不懂啊!可自己现在在别人的地盘上,虽说官职比王在晋高,孙承宗只是来视察工作,连指导都谈不上,更别提领导了。孙承宗决定发挥他的口才优势,说服王在晋改变策略。于是就有了上文的孙王辩论。两人辩了三天三夜,孙承宗最终也没能说服王在晋。无奈之下,孙承宗主持召开了关内关外官员扩大会议,他本着你们大家都可以说话,但我都可以当耳旁风,我只听离我最近的人的话的原则,得出了几个观点:王在晋主张建新城(起初已被老孙否了,这会儿提肯定也不好使),袁崇焕主张在宁远筑城,守宁远。

  孙承宗转过头问袁崇焕:“那个谁,你说说我们为什么要守宁远啊?”

  袁崇焕答道:“宁远距山海关200许里,上行达锦州,下行至关内,三面环山,东濒大海。城东城西各有一山,中极窄处仅百余米,后金若想通过辽西走廊攻山海关,必经宁远。只要坚守宁远,后金定不会打到山海关!”

  孙承宗赞叹道:“此计甚妙啊!I like,那你叫甚名谁呀?”

  袁崇焕回道:“下官姓袁名崇焕,广东东莞人!”

  孙承宗大惊:“你就是走丢的那个袁崇焕哪!一个正六品的官有如此远见,实属难得!”

  袁崇焕:“非也,下官并不是走丢,下官是来考察军情的!而且下官如今已经被擢升为正四品宁前兵备佥事了!”

  孙承宗也对这个袁崇焕青睐有加了。

  不久之后,孙承宗奏请天启帝,罢免了王在晋的辽东经略,自请辽东。到任后重用了袁崇焕、赵率教、满桂等一大批很能打仗的将领,意欲图复辽东。

  想知道孙承宗是何许人也?在辽东采取了什么策略?且看下回分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第三十九章袁崇焕论计博识孙承宗慧眼识贤(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qwco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