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到来的考验
棘手的难题
下班回到家,打开房门,满地的黄豆。女儿在地上开心地玩着,嘴里念念有词……
我努力压抑着心中的怒火,走到她身边,“宝贝儿,请告诉我这是怎么回事。”
图片来自网络女儿若无其事,“我在玩医院的游戏呢,这是我的药。”
真是令人哭笑不得,我试着调整着自己的情绪,并希望用讲道理的方式让孩子停下这荒唐的玩法。
“宝贝儿,你知道这不是游戏,是吗?”
她仍在忘我的玩耍,似乎丝毫没有感受到我情绪的烦躁,更对我的话置若罔闻。
我有些控制不住了,我能感受到怒火中烧的感觉。声调也不知不觉间有所提升,“我和你说了多少次了,能玩粮食吗?这样对吗?!”
或许是她感受到了事情有些不太对劲。看着我,试着回答“可是,可是……”她试图能说出一个让我满意的答案,可是显然我的严肃让她大脑空白。
看着她有些恐惧的表情,我知道自己有些失控了。我暗示自己不可以让这简单粗暴的方式延续。我做了两次深呼吸,尽量让自己的心情和语气平复。我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宝贝儿,道理你都明白,是吗?我们一起送地上的小豆子回家,可以吗?”我寄希望于这最后的忍耐。
可是,她依然在那儿无动于衷。我坐下来,迷失在寻找正确解决方法的道路上……
来之不易的转机
正在厨房做晚饭的妻子端着晚饭来到餐厅。见识了狼藉的满地,同样发现了情绪异常的我。显然,她想终结我和女儿的这场冷战。
她来到我们中间,蹲了下来,准备捡豆子。情绪暗涌的我突然说了句“别动,放下。”妻子吓了一跳,感受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于是看了我一眼,走开了……
我看了看妻子,又看到了饭桌的晚饭。我想到了一个方法,一个还能让我保持平和的方法,也许是最后一个方法——逻辑后果。
我再次蹲在女儿面前,对她说:“宝贝儿,粮食是不能玩的,对吗?”
她这回倒是能认真地看着我,至少看上去,可以听进去话了。
我接着说:“你这样玩他们,是对粮食很不尊重的,请你把他们捡回去,然后我们再开饭,好吗?“
说完我起身离开了,因为我知道自己的耐心已经到了极限。同时对这最后的防线,确实没有多少信心。
图片来自网络坚持不懈换胜利
我努力让自己回避,离开那个即将发生“战争”的环境,希望孩子可以按照书中的理论一样,弥补她的过错。或许她还未曾感觉这是个“过错”。
强忍的感觉让人烦躁。仿佛被压缩在一个笼子中,站不稳、坐不下。随意翻开一本书,可是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像无数只蚂蚁瘙痒着我的心。烦躁、无助、失落将我逼得快要回到简单粗暴的过去。我控制着自己不要给孩子造成伤害。
过了一会儿,听到女儿说话了,“妈妈,我饿了。”
妻子回答:“饭已经做好了,咱们把豆子捡起来,就能吃饭了。”
“吃完再捡吧,我真的饿了。”
妻子没有回答,我真担心她会不会已经开始捡了。我打开房门,故作轻松地拿了本书来到客厅,一方面监督妻子,一方面观察一下孩子的反应。
还好,妻子并没有帮着捡,只是在餐桌旁坐下,在等待孩子吃饭。
女儿来到餐桌前,准备坐下吃饭,妻子看着她,温和地说“把豆子捡起来,我们一起吃饭,好吗?”女儿这时又改变了策略,“妈妈,我要喝水。”妻子帮助她倒了杯水,没喝几口,又在餐桌前坐下来,“妈妈吃饭吧,我饿了。”妻子没说话,只是边笑边摇头,指了指地上的豆子。女儿失望地站起来说:“我要尿尿。”又跑到了厕所。
我和妻子互相对视着,同样不知道这样的方法会换来什么样的结局。
女儿又一次回到了餐桌旁,略带哼唧地说“妈妈,我真的饿了,吃完再收拾,行吗?”
妻子仍然没有做出明确地表达,只是又指了一下客厅……
女儿终于哭了起来:“我要吃饭!我饿了!”
图片来自网络我们俩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庆幸她的爷爷奶奶今天不在家。
妻子在餐桌旁玩着手机,我在客厅假装看着书,虽然根本看不进去,只能默默等待事情的结局。
整个家中,回荡着孩子的哭喊声和埋怨声,持续了将近十分钟。这十分钟是如此的漫长,“火山”在爆发与平息中几经反复,波澜在心中汹涌激荡。
终于!终于,女儿停止了哭声,她看着我俩,从地上爬起来,到她妈妈那里,沙哑着说:“我们一起去捡豆子吧~”谢天谢地,终于解决了。我的心中更多的是释怀,对教育学家的信任和感激。却丝毫没有所谓的“胜利感”。因为我知道,家长和孩子间只是合作关系,而非简单的胜负关系。
平静后的反思
如何让孩子“听话”
家长的育儿烦恼,归根结底可以说成是“孩子不听话”。不按父母说的做,成为很多家长心底的痛。我们千百遍地重复某一句话,可能连孩子都能轻而易举地复制出来。但是,为什么他们这么不听话呢?我们应该怎么才能让孩子真的用行动告诉我们他们听进去我们的“命令”了呢?
图片来自网络细心的你应该能看到上一段中加粗的两个词语——“行动”和“命令”。这是孩子能否听话的两个方面。“行动”来自于生理,“命令”来源于心理。
我习惯先从心理方面说起,因为那是我们行动的指导。
为什么要单独说“命令”一词呢?
命令,来源于上级对下级的指示。当我们向孩子下达命令的时候,在我们的心里自然而然地把孩子当做了我们的下属,这意味着他必须服从我们的指挥!如果他在原地停滞、无动于衷,我们会感觉颜面扫地,尊严尽失。于是,在这样的情境中,我们开始烦躁、不满、愤怒。因为我们的潜意识告诉我们,自己是领导!我们开始频繁地使用“快点儿”“不要”“立刻”“否则”之类的词汇,强调我们的地位!
图片来自网络可是对于孩子们来说呢,你的强调唯一的作用就是激发他们对自身权力的维护意识!他们同样是正常的人类!他们也拥有同样的潜意识,他们虽然势单力孤,但是却怀揣同样的信心。这让他们抗争到底!
那家长应该以什么态度传达给孩子相关信息呢——合作的告知。
什么才是合作?又要告知什么呢?
合作,在平等民主的时代已经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已经不是单纯下级对上级的听从、附和。而是平等的协作。它的含义中包含着双方拥有平等的权力和义务。
针对亲子教育,父母和孩子拥有同等的权力也义务。孩子可以选择自己要做什么,同时也应该尊重家长的意愿,反之亦是如此。孩子拥有犯错误的权力,没有哪个人会不犯错误,人只有在犯错误的时候才能真正的进步。我们不能够或者不应该阻止孩子犯错误,但同时,他们也必须承学会为错误负责。
教会孩子如何弥补和防范错误的再次发生,是父母的责任。记住,我们的责任是教孩子弥补错误,而不是惩治犯错误。所以,当孩子已经让错误发生,没有必要再对他们进行无谓的伤害。让他们对所犯错误负责,比言语的攻击更能让他们认识到错误的危害性,同时预防再次犯错的效果也是更好的。
明确地告诉他们所犯的过失,并且告诉他们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这就是告知的内容。
在告知其需要承担责任时,如果增加一些合理的、相关的后果,那效果应该更加不错。比如,孩子糟践粮食,必须把粮食收拾好,否则“不让他们吃粮食”是理所应当的。可如果因此不让他们睡觉,那看上去更像是一种体罚。
关于“行动”
前文所说,“让孩子用行动告诉我们他们听进去了。”既然我们需要他们用行动证明,那么我们为什么仍要坚持通过絮絮叨叨让孩子“听话”呢?如果我们也用行动告诉他们,我们是认真的,那么他们是不是也能更明白我们的意思呢?
我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切身体会,孩子似乎在等待,等待家长上去的一巴掌。这一掌之前的所有话几乎都是耳边风。这也许就是个不太恰当的证明——他们更希望看到我们的行动。当然,这个例子并不是让家长惩罚孩子,只是从一个侧面证明了行动的必要性。
我们在告知他们只有他们弥补了过失后,才能继续“合作”后就应该开始“沉默”了。突然的“沉默”也许会更好地让孩子发现环境的变化,更快地让孩子发现情况不太正常的父母。你可以像我一样,假装看书,或者做点其他的事情,甚至什么都不做。唯一要做的就是平和的沉默。等待孩子完成他应该完成的责任。
图片来自网络不过大家应该做好心理准备,孩子在面对新环境时会反复试探它的真实性。当我们改变了往日在耳边“唐僧”般的教育模式,他们应该也会怀疑这眼前的一切是真是假。父母的坚决是不是装出来的?自己的行为底线又会在哪里?这一个个问题都等待着他们去探索。
于是,他们开始不断地加大自己的表演力度,让家长感受到愈加强烈的压力。如同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这是孩子的‘眼泪压力’。”,他们通过超越平时的能量去试探环境变化的真实性。这个过程也许是家长最难以忍受,也是失败率最高的一个阶段。
图片来自网络如果我们知道了孩子行为的目的,也许做到“沉默的等待”就不算难了。
最难的关卡
你以为知道孩子的目的真的就能做到真正的“沉默”了吗?恭喜你,还有一个最难战胜的"心魔"在等待你。
这个大BOSS是教育方法成功与否的最大阻碍。它是扰乱我们一切行动的梦魇。
它是谁?它就是我们对孩子的爱!这个在人性最深处的感情让我们总是败下阵来。因为我们爱孩子,我们担心孩子饿坏了、哭病了、受伤了等等。我们在一开始便处于了不平等的两极。我们不敢等到孩子真饿了、哭闹了就抛弃了我们的“诺言”,放弃了我们原则。这个“心魔”让家长的育儿计划看上去严肃、正规,实则小心翼翼、瞻前顾后、竹篮打水一场空。
我们应该如何克制这个最大的敌人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这个"心魔"由我们的亲子观念产生,就应该在我们亲子观念的转变中消逝。对于孩子,偶尔饿一顿、哭一下是不会影响他们的身体健康的。或者说,相比于塑造良好的习惯、构建完善的人格,一两顿的饥饿是值得的。更何况,我们知道这本就是孩子们试探底线的一个短暂过程呢?
当战胜了这个最大的心理挑战,我们的行动才能得到最有力的保障!
停止重复千百次的唠叨吧!不要再扮演复读机的角色了,如果那样好使,你早就不用再重复了!换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吧!
图片来自网络明确地告诉他们,“只有你完成任务以后,我才会继续。”然后,就闭上嘴,什么都不要说。也许你会面对孩子的挑战,记住那只是对你决心的考验!孩子会察觉环境的变化……
闭上嘴,也许才会成为好父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