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作业:
A1:关联自己的经历
今天技术部门的Y部长打电话给我,问某合同的问题。问我为什么要签订补充协议。我着急开会,汇报给了自己的科长,会议提前结束,科长问我原因。我拿出来原合同,对着合同条款指出因为他们现在签订的合同中第4条款中对费用的描述,双方现在实际上存在重大差异——法务按照一般理解是包含样件的费用,业务认为只是技术开发费用,是不包含样件的,而且他们事先对此有过默认,但业务并未将这个情况在审批合同的时候反馈给法务,现在的条款如果不签订补充协议,从法律理解上来讲公司存在为同一个东西双重支付的风险。
跟科长汇报完毕之后,科长约了Y部长和合同的具体经办人,我们召开了一个碰头会。碰头会一开始Y部长很不理解为什么要签,一见面就是为什么不能签的原因摆了一大堆。我试图利用昨晚刚学会的“标准化提问”的方式,避免正面直接冲突,迂回启发Y部长为什么要签订补充协议。Y部长并没理解,仍然站在自己的角度,仍然沉浸在自己的逻辑里面。
A2:杨科长采取了不一样的方式,他拿出原合同,我草拟的补充协议,还有因为补充协议之后而顺理成章的C协议。然后杨科长指着原合同中的第4条,问Y部长,你看,现在这个表述,有什么问题呢?Y部长说没有问题,只是一个日程而已。杨科又把存在问题的内容重点指出来,问:“这个情况你很清楚,一口就能说出来。如果你换岗了或者离开了,换了一个新人,会怎么理解呢?”这时候Y部长恍然大悟的说:“哦,我明白了,不了解业务的人就会不清楚。”这个时候杨科才说,我豆豆起草这个补充协议,是为了帮助你们把原来这个不清楚的,给规范了,说清楚了,这样你后面的这些协议才能签的顺理成章,不会被误解为双重支付。
我的反思是:我怎样才能像杨科那样,采用启发式的方式来帮助对方思考呢?我跟杨科的差异之处在于,我是直接用了“标准答案”的方式来回答业务人员的咨询,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下次还会犯错;而杨科的方式是启发对方,站在对方的角度帮助对方看问题,是建立起来一种同盟关系,而我似乎在不自觉的把对方推到了对立面。客观上我们都是让业务更合规了,保护了公司利益,但是具体切入点上,杨科是帮助对方,而我似乎是只是为了把这个业务给合规了,并没有帮助对方成长。
7.3自我反思和如何提问
今天会议谈判,我下意识的想问对方:你这么设定这个合同的目的是什么/你为什么这么设定这个框架?想到了拆书课程上面讲的:从为什么到怎么做。这个问题会让我得到什么样的答案?这个答案是我想要的吗?我的真正的目的是想要了解对方的出发点,还是要一个答案。这个提问方法我能得到我想要了解的信息吗?
通过自我提问反思后,我的提问变成了:xx先生,我想了解您是怎么样看待这个项目的,您觉得这个项目怎么样做才能顺利推进,干扰最小,最快速的达成合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