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成长励志
学会思考,让大脑成为你余生的一把利器

学会思考,让大脑成为你余生的一把利器

作者: 沉淀de | 来源:发表于2019-01-21 13:18 被阅读21次

我正在做饭,女儿哭着跑过来告诉我:爸爸说她是个疯子,我对这种小纠纷,不想过问。但是,想想我如果不管,她肯定又跑到家里某个角落里生气去了。

忽然记起昨天看的书里的句子,对女儿说,我先问你几个问题,再处理你爸的事吧,她点头同意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我:有没有一种情况,你的大脑它只是大脑,不是你的?

女儿:不可能,它一直都是我的。

我:那你的大脑,它是你的大脑吗?

女儿:是

我:爸爸说,你是疯子,你哭了,这种情况下,你的大脑它是你的吗?

女儿:不是

我:这时候,你的大脑不是你的,那它什么时候是你的?

女儿:妈妈,我明白了,别人说什么不重要,关键是我怎么想

我很庆幸,女儿的聪明,一下子就想明白了。  女儿走后,我忽然想到我以往的生活,有些问题,我还没有这么豁达,没有这么深度思考过,不禁仔细想了一下,想弄明白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个局面。


我着重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度考察,一、为什么我不会动脑思考问题;二、思考那么麻烦,为什么还要思考?三、怎样养成好的思考习惯,运用到生活中?那么先来说第一个。

一、为什么我不会动脑思考问题?

小时候写家庭作业,遇到不会的题,妈妈前两次还能耐着性子给我讲完,到后来都吼着问我:“你都不带脑子吗?”她的话,让我当时很费解,脑子有带着啊,每天都在额头上,从未离开过。可是怎么用,不知道。

到了学校,老师也经常教导我们说,要勤于思考,多动脑子。我觉得动手、动脚,动嘴我都会,就这个脑子,怎么动?我不清楚。甚至都特意留心观察过,老师和学霸遇到难题是怎样动脑子,怎样思考的,可是,什么也看不出来?

我们知道,小孩子爱模仿,学习能力强,可是这个模仿,也要先观察,看清楚明白了,才好去模仿。这个动脑子思考的过程,是平时看不到的,没办法模仿和学习。

因为思考的过程,是在大脑里,靠想象力进行的,这个过程不可见,它是隐形的,很难学到。


二、既然学习思考那么麻烦,我们为什么还要动脑思考?这里也从三方面来说:

1、脑子长期不思考会变迟钝

医学上有一个术语:“废用性萎缩”,通常用在外科领域。比如骨关节部位发生骨折,治疗的时候,会绑上石膏,用来固定受伤的部位。

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绑石膏的部位会越来越细,因为肌肉不常锻炼的话,就会萎缩。大脑也是一样,并且大脑的“废用性萎缩”很难被察觉到。

还记得我高考之后,有一段时间觉的终于解放了,就特别放松,整天什么都不想,除了吃就是看电视。后来考试结果出来,考的也不怎么样,放松了大半个暑假,决定去复读。

可是坐在教室里,整个人都是懵的,老师讲课进不到脑子里,看书不知道什么意思,连吃饭都不知什么味道。

脑袋经常处于空空的状态,经常不知道自己在干嘛,整个人都变“傻”了……那时还不知道大脑会“废用性萎缩”,整个人都慌乱,过了好久才慢慢适应过来。


2.你动了脑子之后跟没动脑子时的区别在哪里?

我们大学毕业之后,往往会面临着就业和考研或出国深造的选择,我们宿舍的小敏,很有主见,遇事总会分析利弊,做权衡,什么事情都有自己的规划,她选择了考研。

同学小琳不善于思考,感觉小敏考虑过的事情不会有错,于是也跟着选择了考研,从选择结果来看是一样的。

那在实际的生活里,同学小敏遇到难题,会想到考研是我目前最好的选择,考上之后我的学历会提升,生活也会有好的变化,选择机会也会增加等等。想到这些,可能更会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的去处理或克服这些困难,因为,她知道自己要什么?

小琳遇到同样的困难,可能想的就没那么长远,看到的只是困难本身,或许努力一下子,困难越过就过了,越不过也或许就此放弃了,没有那么强烈的需求和内在驱动力,那结果也可想而知。


3.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但更多时候没意识到怎么用?

其实,说谁不会动脑子都是不科学的,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维习惯, 人头顶上的这个大脑,好多时候我都忽略了它的存在,它像胳膊、手、脚一样,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但更多时候,我却没有像了解我的手、脚一样,那么了解它怎么用?


更没有想过把它作为我的使用利器用运用,去打磨、去开发。虽然,我一直在无意识当中不停的在用。那么不同的用脑习惯会有什么结果呢?


比如,学生为什么要上学?人为什么要终身学习?这些问题,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都知道学习很重要,它为什么重要呢?那是因为我们用大脑思考,用思考结果或调用有价值的原则指导我们做事。

为什么要上学呢?为了学更多的知识,以后做更多的事,有很多很多的知识,我们到死都学不完怎么办?学的时候,有选择性的,只学对自己有用的,或自己感兴趣的,剩下的时间,可以用来取悦自己,做些让自己感觉舒服高兴的事情。

当我这样去想、去思考的时候,我不再因为没有时间而焦虑,自己要学的东西太多,应付不了;也能在学习中积极主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不再被动的接受知识。

在生活上,以前的我很自卑,我不知道这种自卑感开始于何时。反正,不管遇到什么事情,我都是消极的,不停地否定自己。

别人说的话,我很会对号入座,甚至人家没有明说的一些小小的暗示,都被我精准捕捉,我会调动以前所有的经验或事件,来印证那些否定我的话或暗示,不断的证明自己不行或自己不好。

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又特别的自责,在心里自己为难自己。这时候我的大脑是属于我的,只不过我没能用它帮助自己,而是选择对付自己,让自己更难堪。

这样没能利用大脑好好思考、分析,导致自己很长时间以来都生活的自卑又痛苦。并且那时候消极的想法,也让自己错失了很多的机会。因为我的原因,大脑没有被好好利用,反而是浪费了属于我的这些个资源。


一个人对事情的反应,思考角度或方法的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一个三口之家周末出去玩,回来时发现钥匙忘家里了。原本,老公是一直挂钥匙在自己身上的,那天,妻子借用了他的指甲刀,忘记还给他了,他也没有要回去。

结果,出现这种事,女儿很疲累,发现钥匙忘屋里了,不能立刻就进屋休息、看电视,就开始哭;妻子是不停的自责,原地打转,后悔当初那么粗心,不停念叨,要是……就好了。

老公却很冷静,在不停想办法解决:或是给房东打电话,让他带钥匙过来;或者找个开锁的,上来把门打开,事后换个琐……

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三种人,或许我们就是这三种人里的其中之一。一种人面对事情时,关注的是情绪,做什么事情都比较情绪化,这种人往往遇事冲动,不理智。

第二种人是故事里的妻子,总活在过去,对发生过的事情念念不忘,总也掀不过去,不翻篇,这种人,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差,学习进步得也比较慢。

另外一种就是会思考,能做事的一种人,他们遇到问题,很快能运用大脑做出分析,得出结果着手去做。其实,我很羡慕第三种人,遇到事情脑子立马就能运转起来。那么,好的思维能学到吗?


三、好的思考习惯怎样养成的?


人是有意识存在的,从小到大,对一些事情的反应,都有一定的思维习惯,这个习惯就是思维定式。可能有些人意识不到,就像我,遇到动脑筋的事情,喜欢自动回避,不积极的去处理,导致我现在的生活被逼到墙角的感觉,这就是我的思维习惯造成的。

当你觉得这个思维习惯不好,你就要可以改正它,学习对自己好的,有用的思维模式,加以练习,一定要刻意的去练习。现在大家都在强调思维导图的重要性。

其实,思维导图就像是思考的一个路径或过程,被拍成照片记录下来的感觉,它把思考过程可视化了。你可以通过导图学习别人的思考过程,不断地刻意练习,模仿,最后形成自己的思考习惯。

那怎样养成好的思考习惯,运用到生活里呢?

先要认识到,拥有好的思考习惯有两个必备要素:一,是对未知世界的渴求。这种主观愿望是必不可少的。思考着把你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搭建于你的思维框架里,这个过程没有主观愿望的驱动,是很难实现的。

二,就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刺激而做出的反应。主观愿望再强烈,思维框架也不可能自己成型,而是需要不断与客观世界碰撞而成。

尽量将你所接触的客观世界的维度拉大——多接触不同层面的信息对思维框架的建立有很大益处。比如:加入知识性社群或接受培训训练。

当你接触到这些资源时,可以借鉴别人的好的思维方法和思维习惯,经常对自己的思考进行整理,写出来,或做出思维导图加深印象。另外还可以,关注优质媒体、参考各类书籍或与有思想的人交谈。

平常也要注意刻意的去练习,一日三省。早上刷牙时,对着镜子中的自己,问一到两个问题,进行剖析。或者在中午吃饭时,以及晚上睡觉前进行,让思考成为生活中的一个习惯。下图是我思考过的三个问题。

学会思考,让大脑成为你余生的一把利器

另外一个是阅历,经常总结自己生活中,已发生事情的得与失。价值的深度思考背后是你有能力理清现状,挖掘最重要的关键点,而阅历是你每天不断的经历和思考得来的。

思考的方法和阅历的积累也是相辅相成的,思考可以积累阅历,反过来阅历帮助你提升思考的深度。当你这样有意的去做时,去思考练习时,你的大脑经常得到锻炼。

长此以往,大脑会灵活很多。并且,你也会发现你掌控自己生活的能力,也会加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学会思考,让大脑成为你余生的一把利器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kcj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