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是中国古代传统工艺中不可忽略的一类。 用漆涂在各种器物的表面上所制成的日常器具及工艺品、美术品等,一般称为“漆器”。生漆是从漆树割取的天然液汁,主要由漆酚、漆酶、树胶质及水分构成。用它作涂料,有耐潮、耐高温、耐腐蚀等特殊功能,又可以配制出不同色漆,光彩照人。在中国,从新石器时代起就认识了漆的性能并用以制器。在先秦至汉时,漆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历经商周直至明清,中国的漆器工艺不断发展,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中国的炝金、描金等工艺品,对日本等地都有深远影响。漆器是中国古代在化学工艺及工艺美术方面的重要发明。
明 剔红四层山水人文纹漆盒
漆器的器形是指漆器的外部形状,具体表现在漆器的口部、颈部、肩部、腹部、底部以及足部的形状。不同时代和不同用途的漆器,具有形态各异的器形。
古代漆器向来讲究“百里千刀一两漆”。也就是说,要走100里路,在漆树上割1000刀,才能得到一两生漆。而对于漆器制作来说,必须经历制胎、水 裱、推光、生漆调细等上百道工序,稍有疏忽,就前功尽弃。漆器以其工艺繁琐称雄于世:制成一个文杯,要经百人之手;制成一张屏风,要费万人之功。一线拍行藏品征集一五三〇三七二二一九一。漆器制作 工艺的繁琐,从选料、塑胎、髹饰至成品,大的工序有二十几道。而制作和阴干更是十分费时,故一器之成往往需要数月,成品还需要密闭在阴室里更长的时间。
桃形百寿星漆盒
漆器管理和保存的难度很大,漆器不怕水,但怕干燥,易裂。通常的恒温都不利于漆器的保管,从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收藏的专业门槛。一般来说,温度以 15-18摄氏度,湿度在55%左右最为合适,太干了容易裂,太湿了容易长毛。如果环境过于干燥,可用保鲜膜将漆器包起来加以保存。
那么,漆器怎么鉴别呢?具体来讲,可以用“一摸、二闻、三看”的方法来鉴别。用手触摸,可以鉴别漆器的时间长短。新的漆器用力摸是软的,而时间长的会有一定的硬度。用鼻子去 闻,漆器有一定的味道,而去掉味道需要一定时间。最有效,也是最准确的方法是看漆器的断纹,漆器上的断纹主要有“牛毛断”和“蛇腹断”两种。新做的漆器有 的也可以做出假的断纹,但假的断纹是有规律的,而自然形成的断纹不具有规律性。
清 康熙 龙纹漆盒
传世漆器以明清两代的为主。明清两代髹漆工艺在继承唐宋元优秀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以多种传统技法相结合为特点,进入了以斑斓、复饰、纹间、填嵌等为技法的千文万华的新时代。特别是明清两代的宫廷漆器,异彩纷呈,创造了许多工艺美术史上的珍宝。
在近两年的拍卖市场上,随着名家珍藏纷纷出炉,拍卖市场上出现的漆器重新开始走强。特别是收藏家父子李汝宽和李经泽组成的“李氏家族重要漆器珍藏”,更是让香港佳士得成为了漆器拍卖中的领头羊,目前漆器拍卖价的作品也是来自于他们的收藏。去年推出的专场是其收藏品第三次出现在拍卖市场上,其中,宋代的剔彩龙纹折沿盘,估价150万港元至200万港元,成交价则达到了818万港元;另一件明洪武剔红四季花纹圆盒则以662万港元成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