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葱阅读100天航海极致践行号竹子林小分队第十八场读书会
时间:2018.7.26中午12:00-2:00
分享者:丽桃、Dimi
旁听:夏琼、磊杰、向辉、晓莹
这次读书会来了新人Dimi,她是极致践行群的成员,多次参加极致践行群的读书会,但来竹子林参加读书会是第一次。相大家简单介绍了一下,开始进入主题。
1、30秒总结分享内容。
2、分享主题内容
丽桃:《跃迁》
为什么读这本书?
这本书的主题是借助社会和科技趋势放大自己努力的收益,解答了困扰很多人包括自己的问题:一是要变得更好仅凭努力是否足够?而是如何解决信息过载的焦虑感?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作者从这个时代的特点谈起,他在书里指出:在这个信息变多、思考变浅,机会变多、竞争跨界,随时干扰、永远在线的时代,仅凭个人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先理解时代的趋势,站到系统的杠杆点,个人的力量才会被放大。本书主要从做选择的战略能力(关注头部)、提升认知效率(联机学习)、整体系统思维(破局思维)和个人关键动力(内在修炼)几个方面,介绍了撬动个人爆发式成长的方法和思维模式。
《跃迁》主要介绍提升认知效率(联机学习)这个章节的内容,解答自己的第二个问题,即如何解决信息过载的焦虑?
说书关键词:功利读书法、终身提问、知识IPO 1.
功利读书法: 学习焦虑来源于认知效率。如何提升认知效率呢?首先需要解决“读什么书”的问题。知识源自信息,信息可分为四种:1)一手信息:知识源头;2)二手信息:忠实转述一手信息,且有清晰论据和出处;3)三手信息:为传播而简化和极端化观点的陈述;4)四手信息:出于各种动机充满个人经验的情绪化表达。 知识的源头,就像河流的源头一样,是知识刚刚被创造出来的地方,知识浓度和质量极高,有着丰富的底层逻辑和基础概念。顺流而下,杂质越多,现在我们获取的知识大多数来源于二三四手信息,找不到知识发源的地方,这就是我们认知效率低下的原因。 一二三四手信息解决了读什么书的问题,而“功利读书法”则可以有效提高认知效率,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功利读书法需要从自己的需求开始,区分阅读类型,设定目标,分配资源。 阅读可以大致分为“认知性阅读”、“知识性阅读”和“娱乐性阅读”。对难度较大的“认知性阅读”,需要大段时间和系统阅读,可以放在清早和深夜,还可以配置高人讨论和实践的环境;对“知识性阅读”,其目标是知道某事,适合碎片化学习和社交型学习,可以配置在上下班路上,用碎片化时间检索阅读,实在不行就拜托别人读,然后交流,读的时候迅速判断是不是有用的知识,决定自己的涉入深度。“娱乐性阅读”,其目的主要是用来放松和陶冶,认知资源可以很低,累的时候翻几页。更好的方法是先选书,通过书评,目录,知道书的内容,搭建书籍框架,有时候有趣的序也值得一读。最后再看具体章节,不要从第一页开始读,直接切入重点章节。从而达到提升认知效率的目的。 励志公式1.01法则有两个条件:1)每天的收入迭代到下一次增长中;2)不损失本金。放到成长复利上,意味着:1)今天学到的知识,明天要运用到新一轮的知识学习中;2)不能忘记。 大部分人的学习都不满足这两个条件。首先是知识无体系,今天学到的概念和明天知道的内容没法叠加,互相不产生作用。然后是还总忘记学过的知识。这样碎片化学习、思考、体系和问题,导致我们一直劳而无功,竹篮打水一场空。 2. 终身提问: 解决成长复利问题的方法是“基于问题的学习”,因为这种方法满足复利的两个条件:1)为了解决问题,昨天的思考和学到的知识会马上应用到今天的解决方案上,形成迭代。2)如果一个知识有用,就不会被忘记,如果没用,忘记了也不可惜。 在知识爆炸年代,不断联机、提问、分享,永恒地提问,才能带领我们跃迁,我们需要的是用来解决问题的知识,比终身学习者更有效的是终身提问者。因为提问具备抗折旧、引发思考和创造的能量,同时产生动力,使得我们产生更多、更大、更有趣的问题。作为一个提问者,需要完善自己的提问术:1)准备充分、目标清晰;2)设计问题,打出组合拳;3)输出答案。作者指出: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要列书单,要列问题单,根据相关性和好奇心对问题单进行分类,从而产生收益和好奇心。 3. 知识IPO 如何让知识产生价值呢?作者指出需要设计知识IPO。知识IPO,即Input a question、Problem solving、Output。根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输出产品,实现知识的价值。需要注意的是,提出的问题要是精确、不宽泛的,要具备高价值且能被解决。把学习知识的过程换成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知识对问题有用吗?要多解决同类型的问题,然后进行归纳和进化,连点成线。最后,要输出自己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要避免憋大招和自嗨,可以从小产品和小分享开始实施,设计自己的MVP(个人最小价值产品),如百元方案,咖啡方案,知识官方案等。知识IPO就是以提出问题为驱动,以解决问题为整合,用输出倒逼输入产品化的一套系统。 小结:在知识爆炸、终身学习时代,人与人之间比拼的不是学与不学,而是认知效率。学习前,想明白学什么、怎么学、有什么用和如何兑现。通过功利学习法解决学什么的问题,通过终身提问解决怎么学的问题,通过知识IPO解决有什么用和兑现价值的问题。
Dimi :《大人的友情》作者河合隼雄。
讨论书中话题:
1.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Dimi:书中说所谓的朋友就是半夜12点开车来,后备箱里装着一具尸体,问你帮忙而你会二话不说去帮忙的人。定义简单粗暴,但是朋友其实重点就在二话不说及帮忙上,劝从善是一种帮忙,与其同谋也是一种帮忙。
晓莹:只要三观一致便可称为朋友,或者有共同的某个点也算是朋友。
夏琼:虽然并没有特别的分类,但其实在心里还是有自己的称。应是那种没有利益之争,交心的人才算得上是朋友。
向辉:朋友的定义其实可以很广泛,可以一起出去玩也是朋友,可以一起裸聊是一种朋友,可以一起逛街的朋友。
磊杰:在某些特定的时候共同经历了一些事情,即使事后已不需要任何交集没有任何厉害,因为这种共同也算是朋友。
2.朋友升迁自己失意能否真心祝福?
Dimi:正常人应该多少有点不爽吧,凭什么我比你优秀而升迁的那个人不是我呢。比较是人的天性,即使是家人间有时也不能避免的有这种比较,特别是多子女家庭。
夏琼:别人能升而自己不能,首先要反思自己哪里不足,真正的朋友都是会祝福的
3.朋友间的送礼是件复杂的事
Dimi :送礼的人认为自己送礼了,期待心存感激,而实际上,送礼过多过度有可能会给人造成一种主从关系。善意或者爱情的表现,因为人性的复杂变得复杂。
晓莹:对于用心准备的东西,还是希望对方有共情心的。
向辉:送礼和分享是不同的东西,比如手信算是分享,随手买的食物算是分享,这种没有期待,所以不在乎别人的反应。每次送出去的礼物都是自己认为最好的,真心相送,问心无愧,不求回报。
不应常常送礼物,会给别人造成一定压力。

3、讨论
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Dimi用一本散文把我们带入了思考和反思。大家在激烈的讨论中,碰撞出无数火花。
丽桃的分享让我们在个人提升方面思路更加清晰、明确。
4、合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