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随笔 九

作者: 向阳人家 | 来源:发表于2020-03-21 11:13 被阅读0次

    读诗词,使胸有锦绣,让心容万川;让自己不空,使人生不寒。

    九  泛说诗词化用

    诗词化用是众多诗人词家常用手法,是将前人诗词中的句子化解重组而呈现出来,属于言词的创新。一些诗词句经化用后,常常变得广为传唱。如:

    宋代词人晏几道的名作《临江仙》中“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其实化用自唐五代诗人翁宏的《春残》

    又是春残也,如何出翠帏?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寓目魂将断,经年梦亦非。

    那堪向愁夕,萧飒暮蝉辉。

    一字不改,已算是引用了,但经晏几道引用,顿时脍炙人口。看来古人出名,同样除了才气,还要靠地位和机缘。

    苏轼的《定风波·南国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有一句:此心安处是吾乡

    这词句化用了白居易的诗《种桃杏》和《初出城留别》。

    《种桃杏》:

    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

    路远谁能念乡曲,年深兼欲忘京华。

    忠州且作三年计,种杏栽桃拟待花。

    《出城留别》:

    朝从紫禁归,暮出青门去。

    勿言城东陌,便是江南路。

    扬鞭簇车马,挥手辞亲故。

    我生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同是诗家名人,何故苏轼化用后更为人知?大抵是因为东坡先生因其人生起落之巨,以其才情旷世之极,锤炼了其人生豁达心态,面对挫折,何妨吟啸且徐行,面对失落,一蓑烟雨任平生。知行合一,真挚不做作,仕途落魄人,心路赢胜家。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这是宋代梅妻鹤子的隐士林逋所作,是写梅花的精绝之句。

    五代诗人江为有一诗句: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

    林逋改动了两个字,将梅花的清绝情态刻画到人间极致,不愧为清傲隐者之语。

    宋代叶绍翁的《游园不值》家喻户晓,“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实是惊艳之句。其实这句诗化用了在叶绍翁六岁那年去世的陆游《马上作》里的诗句:

    杨柳不遮春色断,一枝红杏出墙头。

    两诗放一起,“一枝红杏出墙头”犹二维绘画,从左到右依次呈现;而“一枝红杏出墙来”即3D动画,由远及近,扑面而来,动感十足,引人入胜。即便余与放翁有同乡之情,但从此诗而言,绍翁诗的灵蕴画面及意蕴色彩较放翁更胜一筹。

    南宋周紫芝有云:“自古诗人文士,大抵皆祖述前人作语。”北宋的黄庭坚《答洪驹父书》亦说:“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杜即杜甫,退之即韩愈韩退之,即便如杜甫韩愈这等名家,作诗作文都有出处,只是后人读书少,以为是其自作的语言。看来如果读书少,读书人真难称己为“读书人”。

    前人诗句词句经后人化用后更加光彩照人,传诵千古,其“眼”着点往往一致,但其“蕴”却是深浅有别,灵性不一。黄庭坚说:“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枚,点铁成金也。”

    吴衡照《莲子居词话》:词有袭前人语而得名者,虽大家不免。如方回“梅子黄时雨”、耆卿“杨柳岸,晓风残月”、少游“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幼安“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等句,惟善于调度,正不以有蓝本为嫌。

    诚然也!即使前人已有蓝本旧句,只要调度得当,那又何妨?但前提是化用后得有新意,有新蕴。所以文章已天成,妙手化用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词随笔 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grkyyhtx.html